目前正值就業旺季,在大多數學生奔波于各類招聘會時,還有一部分同學卻選擇了另一條就業渠道——創業。近日,記者在武漢理工大學[微博]、中南民族大學[微博][微博]、武漢紡織大學[微博]、武漢工程大學、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微博][微博]、武漢科技大學[微博]城市學院等6所不同類型的在漢高校中,進行了一次關于大學生創業情況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00名大學生中,77.2%的人有過創業想法,但真正創業的學生不足20%,最終成功者僅占4.1%。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資金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學業時間分配不均等因素,是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幾大瓶頸。
心理負擔沉重迫使半途而廢
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大四學生小胡曾是該校附近一家外賣店的老板,說起創業起因,他表示是“機緣巧合”。“一次我出去買東西,發現學校西門附近的幾家外賣店每天都能賣500多份,可當時西門就要拆遷了,這些店也面臨著停業。”小胡說,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叫外賣的學生只會增不會減,他頓時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便說服了喜歡做菜的同學小李一起創業。
他們在學校附近找了一家店面,開業后每天都能賺兩三百元錢,前期投入的成本很快就收回來了。可就在生意越來越火爆時,他倆卻出人意料地將外賣店轉讓了。“實在是太累了!”小胡感嘆道,以前他認為創業是件很容易的事,可真正涉足其中后才發現沒那么簡單,“我和小李每天都得擔心顧客會不會減少、做什么口味的菜更受歡迎、當天的收支是否平衡等等。”小胡表示,看著其他同學每天都過得簡單、輕松,他覺得自己的負擔已經多到快承受不了了。因此,即使小店收益不錯,他還是決定放棄。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在創業中途放棄的學生,都和小胡有過相似的感受,他們認為,創業者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投錢的時候我既擔心虧本又怕達不到制定的目標,所以放棄了。現在想想挺后悔,其實我的規劃已經很合理了,如果不那么患得患失說不定就成功了。”張越是武漢工程大學大[微博]三的學生,曾有過創業經歷的他回想起當時的境況,笑稱自己還不具備成功者所必備的心理素質,缺乏堅持到底的信心和面對失敗的勇氣。
沒經驗沒項目創業遙不可及
調查顯示,資金短缺和人脈稀少被大學生認為是創業的首要困難,位居二三位的分別是實踐經驗不足和缺乏指導。“看人家干得挺帶勁,我也天天想著怎么創業,可是怎么做,做什么呢?”武漢長江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學院學生小莫道出了大部分未真正創業學生的心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高校里不乏想通過創業體現自我價值的學生,可是面對風險他們又沒有足夠的勇氣,也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
武漢一重點高校大四學生小梅告訴記者,他剛進校時就有過創業的想法,但是選什么項目、怎樣操作、碰到困難怎么辦等他一概不知。小梅無奈地表示,他就怕投入了時間金錢還是沒成功,說不定還會耽誤學習,只好放棄了這個夢想。同樣就讀于大四的學生雷鳴告訴記者,他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四處投遞簡歷了,雖然工作目前還沒有著落,但他從未想過走創業這條路,“我既沒錢也沒好項目,更沒有類似的經歷,創業對我來說太遙不可及,太不現實了。”
據悉,武漢目前已有不少高校陸續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為有志于創業的學生提供學習平臺。“創業教育并不是教育大家都去開辦公司,而是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創業技能等各種素質,使同學們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武漢理工大學職業規劃師雷五明表示,但不能否認的是,創業教育存在其特殊性,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有所收獲,僅憑聽幾堂課是無法參透其精髓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