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點評:蘋果的實力和喬布斯的創意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創業者甚至企業家所敢比擬的——何況喬布斯手下還有那么龐大的一支天才的創意團隊,可能只有比爾·蓋茨算個例外,但是比爾·蓋茨包括他的微軟團隊也不敢與喬布斯比創意能力,看看雙方的支持群體就可以知道。對于微軟的用戶來說,他們也只是在“用”微軟的產品而已,花錢買產品,心境平淡,而對于蘋果的支持群體,他們簡直是在享受蘋果層出不窮的創意,所以常常需要運用“狂熱”這樣的詞匯來形容才算貼切。不但在產品設計和產品生產上,蘋果創意實足,在產品銷售上——不是指將產品簡單地交給銷售代理商,而是自己開商鋪經營——蘋果一樣創意十足。蘋果的東西不是一般創業者所可以學習的,也是我們學不到、學不會的,但是對于蘋果和喬布斯的商業思維,他們怎么看待事物、怎么處理事物……很多的方面,我們還是可以學習并且借鑒的。很多東西甚至搬過來就可以實際運用。比如在開店方面,不需要你的創造,只要你能復制蘋果和喬布斯創意的十分之一,相信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對于中國來說是領風氣之先的地方,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一個原因之一是,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尚且看不到任何類似的創意。(點評者:辛保平)
2001年,《商業周刊》斷然寫道:“對不起,史蒂夫,蘋果(Apple)開店肯定不靈。”華爾街網站TheStreet。com評論說:“加州庫伯蒂諾(蘋果總部所在地一一譯注)正陷入絕望。”零售顧問戴維。戈德斯坦(DaVidGoldstein)預計:“這將是一個非常慘痛的錯誤,我估計,兩年后,他們就得吹燈拔蠟了。”可是,在五年后一天的早上四點一刻,一盞燈亮了起來。
那是蘋果標志散發出的奶白色燈光,它懸掛在一座孤立于曼哈頓中央公園南路與第五大街交接街角處的玻璃立方體上,照亮了旁觀者。這座建筑高近10米,通體透明,令人目眩神迷。對于它,人們好幾種比喻,有人說它像盧浮宮前的金字塔,有人說它有如蘋果的G4“立方”(Cube)計算機,還有人說像一個巨大的按鈕。甚至有人說——據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布萊恩。威廉姆斯(Brianwilliams)的說法——它是史蒂夫。喬布斯(SteveIobs)的M0delT(福特公司的一款流行車型——譯注)。但人們一致認為,它顯然是個商店。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喬布斯說:“從前,沒人對一家商店投入這么多時間、金錢和設計。消費者是否知道這一點并不重要,他們能感覺到就好。他們會感覺到這里有點特別。”他對我說這話的時候,正坐在庫伯蒂諾的董事會議室里,把雙腳搭在桌子上。
特別之處不僅在建筑上。街道的另一頭是薩克斯(Saks)的旗艦店,該店一平方英尺的年銷售額為362美元。百思買(BestBuy)的商店為930美元,居電器零售商之首。蒂凡尼(Tiffany&Co。)達到了2,666美元。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喜歡去蒂凡尼吃早餐(這是赫本主演的一部電影里的情節——譯注),但蘋果正奪走所有人的午餐,它的每平方英尺年銷售額高達4,032美元!
這個驚人的數字來自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一份報告,但它還只是174家蘋果店的平均數據。這些商店平均每周客流為13,800人(第五大街的那家超過5萬)。蘋果店在2004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億美元,增長速度之快,超過了歷史上所有零售商;去年,它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就有10億美元。
現在,另一件產品問世了。消費者即便不想擁有它,也肯定是要見識一下的。喬布斯說:“我們設計和建造這些商店,恰好適合推出iPhone手機。”說著,他沖我使了一個眼色。那眼神非常吸引人,仿佛在說:未來就裝在我的口袋里,召喚著你走到他的桌子旁邊。蘋果公司希望到2008年售出1,000萬部iPhone,只要銷售接近預期,就能使銷售面積窄小的普通蘋果店的銷售額在絕對數字上與百思買相當。
蘋果店不僅占領了街角和商店,而且還第一次進入了《財富》最受贊賞公司排行榜前十位。人們知道它顛覆了計算機、音樂這些行業。但一家神奇的技術公司又是怎樣成為美國最佳店主的呢?
“我開始害怕了。”喬布斯說。他身著已成為其標志的高領仿毛衫,看上去消瘦而清爽(要知道,他的生活方式里沒有購物)。他向我描繪了他在2000年前后時的感受。那時的公司越來越依賴于大型 零售公司。這些公司鮮有動機、也根本沒主動想過把蘋果的產品定位為什么與眾不同的東西。“我感覺,我們必須做點什么,要不然就會被潮流拋棄。我們必須有不同的思路,必須創新。”
不過,蘋果首先要打進零售業。“我們覺得,找到合適的主管會使事情變得容易一些。所以,我們做了幾件事。第一是,我問誰是那時候最好的零售業經理人。所有人都說是管理Gap公司的麥基。德雷克斯勒(MickeyDrexler)。”德雷克斯勒同意加入蘋果董事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