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握別人的故事要領
創業者應該正確領會別人的創業故事,而不是搞“盲目崇拜”或者完全“拿來主義”:
首先,把別人的創業精神當成“勵志書”。什么是創業精神?對于真正的創業者來說,創業精神就是從零開始創造財富的拓展精神。筆者認為,創業精神包括三個層次:創業意識、創業勇氣、創業毅力。對于創業者來說,是否具備創業精神,要看其是否有創業的想法,還要看其是否有勇氣行動,更要看其是否在困難重重的創業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在中國,自古以來不同地理區域的商人都有其個性的商業精神,這包括創業精神。諸如對于創業,潮商所體現出來的是“敢拼敢闖”的創業精神,浙商則體現出“敢于冒險犯難”的創業精神,而晉商所體現出來的則是“勤儉吃苦”的創業精神,徽商在創業精神上則更顯得“靈活善變”。再來看看最善于賺錢的猶太商人,他們的創業精神則是“勤儉斂財”。另外,不同的成功商人由于個性不同、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所體現出的Cye.com.cn創業精神也不相同。諸如馬云的創業精神體現為“狂熱、專注、執著”,牛根生的創業精神體現為“逆境突破、永不服輸、積極進取”,史玉柱的創業精神則體現為“大動作、甘冒險、重豪賭”。因此,對于創業者關鍵是學習他們的創業精神,用來激勵自己,激勵自己在艱難困苦面前不斷前行。
其次,把別人的創業歷程作為“參照物”。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師。對于任何一個成功者,成功必然有方法,而對于失敗者則是一定有失敗的原因。可以這樣說,別人的成功故事都是“歷史”,而歷史卻是一面鏡子。創業者要從別人的創業軌跡中,去勾勒與規劃自己的創業計劃。這樣創業者就不會盲目樂觀地著受創業,在遭遇困難與挫折時也可以冷靜對之,有一個正常的心態。這樣一切都在有精神準備與物質準備下進行,遇到“突發問題”也可泰然處之,這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
再次,把別人的創業思維作為“模擬器”。創業關鍵在于某局、在于布局、在于控局,創業者必須具備全局、戰略性的“老板思維”。所以,不要把別人的創業思維當成自己的創業路線圖,如果這樣做根本就行不通。不同的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有些人的客觀,有些人的主觀;有些人的中性,有些人的偏激;有些人的縝密,有些人的片面……然而,創業者要擁有具備以下特征的思維能力:戰略性思維、創新性思維、跳躍性思維、成長型思維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