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巴菲特所言,只有退潮之后,才會知道誰是真正的裸泳者。
德國大眾是金融危機中未傷筋動骨的幸運兒之一,它在繼收購保時捷、鈴木股份之后,最近又宣布,要將全球著名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喬治亞羅—意大利設計室(Italdesign-Giugiaro)90%的股份收入囊中。
大眾稱,今后將繼續在車型開發方面努力,喬治亞羅汽車設計公司將為大眾2018全球發展戰略做出重要貢獻。72歲的喬治亞羅是喬治亞羅—意大利設計室創始人,全球最富盛名的汽車設計大師:“每一滴流向大海的水都會成為大海的一部分。前幾天我閱讀挪威小說家喬斯坦·賈德 (Jostein Gaarder)的作品《蘇菲的世界》時,想到了這句話。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一部分,意味著我們價值和實力的提升。”
汽車設計一直被譽為工業設計皇冠上的寶石,而獨立汽車設計則是寶石上的星光,今天,隨著喬治亞羅的“淪陷”,星光已經黯然失色。不再“獨立”的喬治亞羅,作為一個大集團的附庸,它還能再擁抱世界和被世界擁抱嗎?
意大利人把汽車變成藝術品
2008年,賓尼法尼亞(Pininfarina)的掌門人安德烈·賓尼法尼亞(Andrea Pininfarina)車禍身亡,導致其家族股份賣到只剩下4%。2009年,博通被意大利車商菲亞特收購,短短三年間,全球三大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均已改換門庭,留給世人一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背影。
如果說,德國戴姆勒和奔馳發明了汽車,美國重新定義了汽車——福特將汽車從富人玩物變成普通交通工具,通用提出“有計劃地廢止”,那么意大利則是把汽車升華為了藝術:意大利獨立汽車設計公司,把古板的德國小姐和粗獷的美國大妞,變成風情萬種的意大利尤物。
1927年,通用汽車公司總裁阿爾佛里德·斯隆為了和當時銷量最大的福特公司競爭,成立了“藝術與色彩部”, 推行“有計劃地廢止”制度,每年在汽車款式和色彩上推陳出新,以流行款式來對抗福特多年一成不變的T型車。顯然這與時裝界每半年甚至每季度推出一批新款的思路如出一轍,汽車也因此成為時尚的源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