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時裝充滿夢幻誘惑,英國時裝創意源源不絕,美國時裝實用舒適,但最令人向往的還是意大利時裝——GUCCI、PRADA、Giorgio Armani、VALENTINO、VERSACE,不管是熟女、澀女、女強人、貴婦還是妖女,意大利時裝都居于這個行業的最高標準。盡管美國人制定了汽車業游戲規則,通用汽車的Harley Ear被尊為“汽車設計之父”,然而最終還是眾多的意大利汽車設計公司,在“廠商系”設計之外,建立了“獨立設計系”的崇高聲譽,最終執了世界汽車設計的牛耳。
這是因為,在意大利,設計是一種哲學,對于設計對象的哲學化理解,引導著意大利設計師們,讓他們總能在藝術和技術、夢想和現實、創意和商業之間找到平衡,就如同意大利的時裝總是在引領潮流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掩飾身材缺陷,意大利的汽車設計,也總能夠在理想外形和功能、材料、工藝、結構和成本之間,在自由表達和市場接受之間達到完美統一。更可貴的是,獨立設計公司能夠跳出“廠商系”不自覺的“本位主義”,賦予品牌更多的內容和價值。
黃金年代
最初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源于形形色色的汽車修理和改裝廠。
如博通在1910年創立時就是一家汽車修理廠。創建于1919年的STOLA設計室專門是制作原型車的。成立于1918年的Zagato,它的主人Ugo Zagato雖然曾經是阿爾法·羅密歐車廠的創始人,但成立Zagato卻是為了設計戰斗機,一戰后才轉向汽車。1930年,Battista Pininfarina成立了大名鼎鼎的賓尼法尼亞公司。可以說,這些老牌的汽車設計公司都是“手工作坊”出身,擁有無數優良技術傳統的鈑金沖壓工匠,在汽車還是富人們的奢侈品時,他們就開始在原廠車的基礎上,為富人度身定做各種各樣的個性化車身和飾件。
即使是成立于1968年的喬治亞羅公司,專注于設計不從事大型生產,也擁有自己的車間、廠房和生產線,規模接近小型車廠。獨立汽車設計公司正是從這種“手工作坊”,從改裝修理慢慢發展到造型設計,少數大公司最終可以“進化”到整套的產品定義、造型的定義和設計、工程設計開發、工藝開發以及生產。
上世紀50—70年代是獨立汽車設計公司的黃金時代。二戰后,人們厭倦了戰時物資匱乏和單調灰暗的日子,迪奧“新風貌”時裝因其夸張的沙漏造型符合了人們追求富饒生活的心理而風靡一時,高級定制時裝Haunt Couture進入鼎盛時期,而與之相應的則是汽車界也同樣講究風格化設計,不僅私人用戶競爭讓汽車設計公司設計改裝“定制車”,車廠也熱衷于推出小批量版本,這給了獨立汽車設計公司極大的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