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即使是在中國,“四大”也仍然面臨著 “嬰兒級”的中國獨立汽車公司的挑戰:目前在中國排名第一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上海同濟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營業額達到1.49億元,凈利潤的2588.89萬元,目前已經與國內十多家整車企業合作,成功地開發了了100多款車型,2009年參與設計的車型銷量超過80萬輛,并已提出上市申請。而排名第二的阿爾特(中國)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則更早獲得資本認可,在2007年8月引入風投800萬美元,在2009年收入約超過2.6億元,今年擬定赴納斯達克上市。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本土的汽車設計公司已經達到了50多家,這個數字還是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后大浪淘沙的結果。
與意大利同行相比,中國本土公司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缺陷,如設計研發水平整體偏弱、項目管理能力較差、數據庫積累時間太短,整車性能難以保障,質量保障及信譽度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然而在價格和文化上,它們卻具有天然的競爭力。
據了解,同濟同捷在設計開發費用方面,對全新車型的設計開發費用平均為1600萬至2600萬元人民幣,整車汽車開發成本約為歐美整車設計開發成本的1/8;同濟同捷對全新車型的設計開發周期為22至32個月,相比而言,中國汽車生產廠家的汽車設計周期一般為36至60個月,歐美等發達國家需要24至48個月,日本需要24至36個月。
而更重要的是,相對于國外公司,本土公司在溝通和文化上存在著一定的優勢,“身土不二”,它們自然更加理解國人的需求和審美,而遠在萬里之外的“四大”,雖然經驗豐富、手法老到,但是在中國市場上卻并不能做到名副其實的盡善盡美:例如博通在給昌河愛迪爾做設計時由于溝通不足,很多配件選擇了意大利標準,上市后出現過很多問題;賓尼法尼亞的設計雖然外形被接受,但在細節上也欠考慮:如奇瑞A3將后車門把手與車窗結合在一起,被評為只為“左撇子”考慮,不僅不利于在車外關門,也不利于兒童的開啟,同時塑料把手能否耐用更是一個很大的問題;I.DE.A設計的君越,透明尾燈罩給人車尾缺了一塊的感覺;名氣最大的意大利設計室則最有店大欺客之嫌:新中華的車燈一看就是來自于藍旗亞;一汽奔騰是上世紀90年代的未賣掉的設計,過于莊重的外形卻搭配上馬6的底盤和動力牛頭不對馬嘴;華晨駿捷的外形則過于山寨寶馬,尾部設計太過潦草……當這些出自名設計公司的車型在市場上都銷量平平時,也促使自主品牌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