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營企業的盈利水平普遍高于中國民營企業,中國公司則呈現典型“高增長率—低利潤率” 。
盡管在許多國家,充滿活力的小企業是創造就業崗位和脫貧致富的主力軍,但是,利潤創造和財富積累大部分都發生在大型企業里。這一點在美國、中國、俄羅斯都不例外。
在這些大企業中,中國和俄羅斯兩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令人尤感興趣,因為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都不斷由以前的計劃經濟向全面市場經濟轉變。我們想審視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大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發展狀況。了解民營企業在財富創造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及作用范疇,以及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業績比較。
400大公司
由于經濟規模,與美國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和俄羅斯企業的規模仍然較小。2009年,美國GDP為14.26萬億美元,是中國約5萬億美元規模的3倍,是1.23萬億美元的俄羅斯經濟規模的10倍還多。
但有一個比例中國和美國一致,即最大的400家公司綜合收入占GDP的比例,中美兩國都達到了70%。
2004年至2008年間,中國最大的400家公司的綜合收入占中國GDP的70%至80%,并在2006年達到頂峰。但2007年,這一數字驟降至70%以下,之后于2008年迅速恢復。在這400家公司當中,有些已呈現全球化態勢,如華為和聯想,成為新型中國跨國公司的先鋒。有些則是在國內市場表現活躍的根深蒂固的大型國有企業,如中國移動和中國石化。
俄羅斯的情況也較為類似。400強企業在俄羅斯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加大,但俄羅斯的400強企業卻總共占到該國GDP的55%。
同樣是400大公司,中國公司的平均規模要比俄羅斯大。但在規模之外,在2003~2008年,整個400強排行榜上,俄羅斯企業的平均增長率達到35.76%,中國為24.65%;而企業平均利潤率,俄羅斯企業是10.5%,中國公司為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