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也樂意
雙方開始了你來我往的表演,媒體頻繁地收到雙方你來我往的聲明,以至于都懶得發他們的新聞。
但無疑,雙方都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可以增加曝光率。一旦鬧到了這個份上,已經無所謂輸贏,雙方成了互相利用。唯一郁悶的是尼爾森,以前大家認為中國的第三方調研機構不可靠,這次證明洋公司也好不到哪兒去,到了中國都得跟著國情走。
在口頭官司之外,最終,酷6決定起訴優酷,走到了法律層面。
然而,即便到了法律層面,對于雙方來講,不管怎么宣判,都不會是輸家。在IT圈內,視頻網站無疑是經歷風浪最多的網站,每年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訴訟,時間長了,大家也都把訴訟當成了游戲規則的一部分:官司免不了,但每次官司都不會致命。
以版權官司為例,優酷作為業內的老大是吃版權官司最多的公司,按照目前的價碼,每部影視作品如果認定被盜版,賠償額大約是幾萬元,而訴訟成本卻很高,時間拖得很長。
結果,打得官司多了,以至于每當出現一次新的訴訟,甚至官司還沒開打,律師們已經可以計算出需要賠多少錢了。額度不大,依靠正版維權生存的視頻公司至今仍然艱難。
如果說優酷對于版權官司仍有所忌憚的話,其他的官司更不能傷其皮毛了,這次的官司自然也不例外。
以這次的官司為例,優酷并不懼怕當被告,因為它已經成功地把酷6夸大的流量暴露給了公眾,僅僅這一點,即便鬧到打官司的份上,但這次公關戰爭雖然不是它的最優選擇,也不失為次優選擇了。但需要說明的是,現實中往往沒有最優解,只有次優解。
而酷6的成功在于,他抓住了優酷不正當競爭的把柄,即把新聞稿發給酷6的客戶。在法理上,優酷的確有不正當競爭之嫌。
另外,酷6通過上市、世界杯以及一份份的聲明,成功地把自己置于媒體的焦點,受到關注本身就是互聯網公司的目的之一。
因此,此次訴訟的結果沒有出來,就可以肯定,雙方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至于那一份份措辭激昂的新聞稿,大部分是做出的姿態。那一條條新聞報道,大部分來自于雙方公關們向新聞機構發出的新聞稿。新聞性已經挖掘殆盡,媒體之所以還發新聞稿,一是因為有錢,二是因為任務量的逼迫。
另外,雙方的爭執即便沒有合謀的成分,也有相互提攜的色彩:在媒體關注它們的爭執時,行業的老二土豆網已經逐漸邊緣化了,由于土豆網的領導層沉默寡言,不善于制造新聞,大家由于有了這邊的熱鬧,自然不大管土豆的死活了,這對于雙方而言都是樂于看到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