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
創業公司里除了原始的創業團隊以外,還會不斷進來新人、新的精兵強將。公司的股份是吸引、激勵、留住精兵強將的最好手段。給后來團隊的股份,嚴格地說叫“期權”。也就是說這些股權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成熟,比如3年。
舉例來說,創業者從大公司里挖來了一個CTO,同意給他10%的股份并和他簽署了他持有10%公司期權的文件。如果這個CTO人盡其能非常出色,到了第三年底,3年期權成熟,他就實際擁有了這家公司10%的股份。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這位CTO在創業公司里呆了一年就決定離開,那么他的10%的股權只成熟了1/3,他離職的那天應該把他的所持股份做一清算,他該拿到的1/3,即3.3%的股份就應讓他正式合理持有,剩下沒有成熟的2/3,即6.6%應該返還給公司。返還的6.6%的公司股份是留在公司里的而不是又落入了誰的腰包,當進來了一位新的接替的CTO時,這6.6%的股份可以用作第二位CTO的期權給他(她)。
創業公司的股份和期權是動態的,一方面,隨著每一次的增發(比如進來了新的投資人),每個原始股東的股份百分比都會出現相應的稀釋,另一方面,每一個VC都會要求在新一輪VC投資進來時,再重新劃出一部分公司股權來留作為吸引更多精兵強將加盟的“期權池”。
創業公司的股權在最初的時候可以用百分比來算,但是隨著公司股本數的擴大,公司價值的增加,公司中持股人數的增多,以公司股票的絕對值而不是百分比來計算期權可能會更加合理。比如來了一個市場總監,公司決定授予價值100萬元的期權,公司這時有可能已經發了上億的股票,所以這價值100萬的期權加在一起可能連1%的公司股份都不到,但是按照公司每一股的實際價值計算,這不到1%的股份的價值可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100萬元錢。
融資也是一門藝術,創業者們在融資的時候不應該胃口太大心太黑,一下子融太多錢。按一定周期融錢,比如每12-18個月融一次,而且每一輪融資都做到成倍的溢價,每一次溢價都是新投資人對你公司的價值認可,真金白銀,貨真價實;在不斷的溢價過程中,團隊們看到了公司在成長,自己手里的股票也在增值,因此他們對你創業者的信心和崇敬之情也會不斷提升;公司里老員工手里的股票的增值幅度一定比新來的員工更多,股權和期權像一座金字塔,起到了凝聚團隊和穩住留住好人的作用。
斬人
創業公司像是淘金用的籮筐,大浪淘沙,把優秀的人才留下來,讓他們閃閃發光,讓經受不了考驗的沙子沖走。炒人魷魚會傷人感情,產生后遺癥,《資治通鑒》里也沒有詳細的方法指點,所以冒昧提幾條建議僅供參考:
1. 充分考慮,絕不后悔。炒人魷魚,人家會有心靈創傷,所以即使被炒者是你原來兩小無猜的朋友,你大義滅親,果斷處置,人家不一定會對你有理解之心,大家共事不成,朋友恐怕也就此了結。
2. 充分準備,后路鋪好。炒人魷魚,此人的案頭工作立刻要有人跟進,比如客戶的銜接,馬上派一名更加有經驗的同事去打理。
3. 快刀斬亂麻,干凈利落,當天通知,當天走人,不要給予諸如15天的提前通知之類,讓被炒的人繼續在辦公室里待下去,人家知道自己已經被炒魷魚,心已飛走,沒有誰還會安心在公司里繼續賣命苦干。
4. 平靜處置,以人為本。炒人要有充足理由,使人心服口服;讓被炒者有發言的權利,讓人有機會發泄心理不平,但是勢態一定要平靜,局面要控制住;對被炒者仁慈一些,盤纏給足,多給一個月工資也就是一個月工資,想想此人如果留在公司不出力,工資還得一個月一個月不停地發;公司炒人,人心惶惶,要做好安撫工作,讓其它人覺得即使下回炒魷魚輪到了他們自己,你的大度和公正,大家都會覺得問心無愧。
5. 創業公司要時刻保持消瘦身材,切忌肥胖,即使沒有人的業績表現異常出格,公司也應該定期做業績評定,末位淘汰。這樣的話,本來三個人的工作現在兩個人做,本來三個人的工資也可以發給兩個人,創業公司的優越性也發揮了出來,員工的責任更大,個人收入也更高,一點不比大公司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