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日益全球化、科技與人才要素流動的今天,競爭無時不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在尋求新的發展道路“團隊創業”精神
創新不僅意味著更好地生存與發展,還有奇跡0團隊創業”是創新的更高階段,它是在原有組織中建立新商業模式的過程,這種新商業模式能如杠桿般撬動公司的某些核心資產。
“團隊創業”精神旨在從戰略高度、從企業內部尋求發展,它對企業長期而均衡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倡導的是在現有的業務基礎上實施全方位立體創新。
依據經驗可知,人們在推動“團隊創業”過程中,常常過分注重尋找創意,許多專家都十分熱衷于幫你創發新的思想;這可能會讓你耳目一新,但是如果沒有恰當的管理結構和過程,來將這些奇思妙想轉變為新業務設計,進而讓新的業務增長,那么這些創意就一文不值了。即使創意需要時間慢慢催熟,但是它們往往沒過多久就凋零了,根本沒有機會轉化為新業務,它們多么容易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究其原因便知,現有業務部門往往要保護他們既得的勢力范圍,或者因為要考慮收益和利潤等目標問題,這也是企業家和改革者必須面臨的問題。就實質而論,它強調怎樣在企業內部建立新業務,而不僅僅是發明個新東西,然后賣給市常
最重要的是,建立“團隊創業”項目能留住那些富有創造力與激情的員工,并使其充分釋放能量,發揮才干,有力地推動整家公司可觀的業務增長。
企業家精神與“團隊創業”精神
試問有哪家大公司的根本性變革不是在某位企業家或者企業團隊的決心和帶領下進行的?即使少數領軍企業是通過其他方式構建起來的,比如通過私人股權的方式,但歸根結底依然不能缺少企業家改革的激情。許多創新都與獨特的新技術或產品沒有關系,因為企業家精神遠不止是技術革新。
為什么美國人愿意花4美元買一杯星巴克咖啡?星巴克沒有什么新發明,但確實創造了一種獨特而持續的客戶體驗,由此影響了美國乃至全球的消費文化。一些公司如企業汽車租賃公司和聯邦快遞等發明的就是新的業務方式,而另一些如四季酒店、維珍大西洋航空和凌志汽車,則是將他們的服務提高到新的層次。
發展創新性新業務并不只是適用于維珍航空或聯邦快遞這樣的大企業。如果一家新公司沒有自己的特色或競爭殺手锏,而想進軍成熟的市場,怎么可能有機會成功呢?區別于他人的特質可以是多樣的,但任何一家獲得重大發展的公司都必定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質。像杜邦、諾基亞等公司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來一直堅持不斷地革新。IBM負責市場與公關的副總兼全球創新展望項目創始人戴維·約恩在2006年接受訪談時說,“IBM公司至少已經經歷了三次根本性變革。20世紀20年代我們賣了肉秤、奶酪切片機,后來轉型為打孔機公司、單片主機制造商,而如今,我們一大半員工都在做服務與咨詢。”
研究員、教師兼商業戰略家明亨利·茨伯格在1979年版的經典著作《組織的結構》中講到,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一步步改進它的結構、業務進程與企業文化,以強化在核心市場的效率。貫徹管理規則,并增設中層管理,進一步規范計劃與協調工作,這些對提高企業核心業務效率十分必要,可以說是好事情,但是卻可能阻礙甚至挫敗企業的進取心。這可稱作企業內部發展悖論。企業家精神剛開始能促使企業成功地蓬勃發展,但是經濟發展最終又會抑制創業活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