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功的CEO都具有把企業從逆境中帶出來的本領,企業領導者在逆境中的抗逆境力不容忽視
職業經理人,曾任職于通用(中國)汽車、中國移動等機構。中國畫畫家,企管專欄作家,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特聘講師。“明日森林·愛心匯”中國貧困大學生幫扶公益組織創辦人。有《顛覆——中國市場營銷與管理規則》(獲中國商業聯合會2010年度杰出營銷著作獎)、《歷史棋局中的經營智慧》、《中國古典人物畫》等著作。
公元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以海上霸主迦太基戰敗、割地賠款結束,這意味著此時的羅馬帝國不僅在陸地稱霸,同時成為新的海上霸主,在歐洲大陸、海上都所向披靡。迦太基則在巨額的經濟賠償、割讓土地及盟國的叛離中日漸衰敗。
不久,宣誓永遠與羅馬為敵的年輕將領漢尼拔接任了迦太基的軍事指揮官職務,時年28歲。上任后,漢尼拔唯一一個目標就是征服羅馬。
從當時雙方絕對的實力對比來看,羅馬的實力遠勝過迦太基,迦太基的軍隊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素質上,甚至在裝備上,都遠遜羅馬軍隊。然而,漢尼拔卻率領著這支由多種族組成的缺衣少食、裝備不良的部隊深入敵國腹地縱橫馳騁十六年,鮮遭敗績,而羅馬軍隊聞漢尼拔之名喪膽,不戰而退、不戰而降的戰役眾多。漢尼拔在后方沒有支援,幾乎是進退皆為敵的情況下頑強作戰,向當時最強盛的國家發起挑戰,并且幾乎將其摧毀。羅馬人雖對漢尼拔恨之入骨,但是,不得不承認并稱漢尼拔為“戰略之父”——沒有人比漢尼拔更精通一個團隊、一個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之道。
在市場中同樣如此,能夠把企業從優秀帶向卓越的領導者很多,但是能夠在逆境中帶領企業前行,成功走出困境的卻很少。因為逆境就像黑夜一樣,奪走了可供戰略執行所調用的資源、寶貴的信心等一切東西。這樣的暗夜中讓戰略很難成長。
對于一個領導者而言,在逆境中僅僅擁有智慧與技能已經遠遠不夠,還必須具有極強的抗逆境能力才可能帶領團隊同逆境抗爭并閃爍出智慧的思想火花。抗逆境能力是逆境中其它技能的基礎,沒有此項特質其它的技能將很難發揮作用。
今天我們常常講到IQ和EQ,即所謂的智慧商數與情緒商數。我們通常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要具備以上兩項特質,但是,當企業陷入困境,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時,此刻企業的救世主往往不是那些高IQ和高EQ的管理者,而是那些擁有高AQ的人。“AQ”即所謂的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上個世紀90年代由保羅·斯托茨提出。根據其研究,一個人AQ越高,越能以彈性的思維與情感來面對逆境,積極樂觀,不畏懼困難的挑戰,通常能在不受逆境干擾的情況下正常甚至超常發揮能力,即使受挫也越挫越勇,最終成就卓越。
如今全球企業的平均壽命在逐年縮短,在中國更是如此,平均壽命低于兩年。雖然有市場競爭激烈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企業主遇到困境后多采取逃避的態度,甚至是馬上關門,換個戰場重打鑼鼓另開張。對照一下短命失敗企業與成功長青企業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前者回避困難與風險,而后者遭遇的困境遠多過前者,但是都頑強執著的走了過來。我們看看世界知名企業,再看看本土一些成功的企業,哪個沒有在成長中遭遇重重困境呢?又有哪個選擇了退卻呢?
漢尼拔就是一位“三高”型領導者——高IQ、高EQ及更高的AQ。他指揮的迦太基軍隊與羅馬之間的戰爭史稱第二次布匿戰爭,此次戰爭漢尼拔的軍隊幾乎自始至終處于絕對的劣勢與逆境。深入意大利后更是缺兵少糧,四面楚歌。強大的羅馬軍團、四周不懷好意的部落勢力、極端的氣候、后方幾乎從沒支持兵源與補給?但是漢尼拔卻用智慧改變了這一切,將士們更從沒在漢尼拔的臉上看到過驚恐與茫然,他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態,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能做到這些,除去極高的軍事天賦與才能外,超強的抗逆境能力是其取得勝利的關鍵。漢尼拔從小就養成了與逆境斗爭的習慣,未成年時就參加軍隊的晝夜急行軍與幾天沒有食物補給的訓練。當上迦太基統帥后他也沒有像其他執政官與統帥那樣,住在溫暖的后方指揮所里,享受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他總是在戰場的一線,與一般士兵一樣吃住,在雪地中裹一條毯子就可以過夜休息。即使是因為疾病,導致一只眼睛失明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冷靜決策,打擊敵人。這些都是在后方指手畫腳、養尊處優的羅馬將領所不具備的。
娃哈哈的領導者宗慶后就具有極強的逆境成長、生存能力。身價幾十億的他從不參與打高爾夫球等奢侈的社交活動,他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處在市場的一線本文來源于創業網-中國創業門戶網站Cye.com.cn,直接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對各種突發的挑戰。從一個幾十人的校辦小廠起家,一路走來,成為今天銷售額過百億的世界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這個過程遠非一帆風順,期間有市場大環境的幾次致命打擊;有“兩樂”的進攻與圍剿;還有“達能”亦敵亦友的博弈。但是這些挑戰沒有打垮娃哈哈,反而使其更加強大,使宗慶后變得更加游刃從容。
在逆境中,抗逆境的素質與能力是關鍵,是抵抗逆境的基礎。管理者擁有了抗逆境能力后,可以通過以下4種方法來對抗逆境。
速度與集中
漢尼拔掌權后沒有采取正面與實力強于自己的羅馬對抗,他先通過侵略其他弱小國家來增強實力,而后待消除了后患,有了兵源與物質支持后再圖羅馬。其第一步就是進攻西班牙。他清楚,大軍遠行,時間久了必然會陷入困境,為了不至于此,漢尼拔集中兵力攻打西班牙的核心——奧爾卡德斯部落,迅速的占領其部落的首都,使整個部落投降。這種集中資源,以質量換取時間的做法在困境中具有神奇的功效,漢尼拔在之后進入意大利與羅馬及各部族作戰時均采用這一策略,基本不采用圍城與對峙的戰爭格局,大部分戰爭都是在一天、甚至是幾小時內結束。
在困境中往往時間拖得越久,局勢對自身就越加不利。因為逆境中隨著時間的拉長,人的信心、斗志、意志力會逐漸遞減,而逆境中不利的變數受環境影響也會逐步大增。等待困境過去的企業要付出的代價遠大過主動快速走出困境的企業。柯達與富士有一段時間因為數碼技術的沖擊而陷入困境,富士采用的是相對保守的做法——觀望數碼市場,促銷傳統影像產品,阻止銷量下滑,等待環境發生改觀。而柯達則主動出擊,在富士還在對市場猶豫、等待的時候大膽出擊,主動淘汰傳統膠片,進軍數碼影像市場——率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民用數碼相機。等富士看清市場再跟進的時候,柯達已經走出很遠。柯達與富士不相伯仲的較量也由此結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