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時有一定的無奈存在,所以也沒辦法。
如果是我們的點子,股份是會高一些。但是現在這種模式已經停止。
2011年年底的《商業價值》,曾報道過創新工場初期模式的窘迫:
李開復知道他們必須用(創新工場出創意)這樣的方式做出幾個成功的產品,才能吸引外部VC和成熟創業者的關注和認可,但這種早期思路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幾個創始人在扮演投資者、孵化者角色的同時,還要親歷親為的作為產品經理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去。這種創始團隊分飾多重角色的模式讓效率變得低下,以至于最初創新工場留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一群有經驗的人和剛畢業的大學生“過家家”,那時候的創新工場更像是一個有著好幾條產品線的工場而不是純粹的投資機構。這種定位和模式上的痛苦糾結也成為其后創業第一年里創新工場的主旋律。
…………
業務碰壁加上資金到位的緩慢困難,讓創新工場在成立3個月的時候士氣跌到了谷底!澳莻時候創新工場實在是太苦了,發工資都成了困難,開復自己的錢就不用說了,連汪華等人自己的錢都快拿光了,一些員工實在扛不住就忍痛選擇了辭職!眲撔鹿鯟OO陶寧事后回憶道。
“的確,創業的前3個月就是不斷地碰壁,到了2009年的10月底點心和豌豆莢這兩個內部項目啟動,這些項目開始做到一定規模了我就嘗試去融資,很多人說有興趣,但是都在觀望,沒有人愿意投資,所以那個時候確實有些運作困難。”李開復說。
李開復回憶說:第一年投得很少,大概10個項目左右,后面兩年大概是每年20個左右。因為起初很多創業者并不信任我們,頂尖創業者不會入住,以至于當初我們去主動拜訪的時候,創業者會認為我們沒有什么投資經驗,基金規模也小,甚至在剛開始時,我們一分錢沒有,資金都還在募。
剛成立時,我們只有一千五百萬美金的投資承諾,就是郭臺銘、柳傳志他們的資金,而且這筆錢也是等七八個月才到賬的,而第一筆基金——一億多美金更是花了一年多才募集到賬。最開始甚至是從我自己的賬戶取錢發工資。
其實外界對于我們是一個逐步信任的過程,剛創立的時候時,媒體和工程師在關注我們,一年后我們才獲得了創業者的信任,做了兩年我們才獲得VC的接受,現在國際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也開始認可我們了。
3、對“占大股”與“山寨工場”非議的回應
前不久,李開復在微博上主動回應了業界對創新工場占大股的說法:創新工場共投50個項目,平均占股17.6%,有些已投2-3輪,所以每輪平均占股更低。
李開復:占大股這種情況其實在業界是一直有,到最近還存在,但沒那么嚴重了,主要是因為投資這事變得更透明化。我們也幫助出版過《為什么要投資你》等書讓大家更了解天使投資。更多天使投資的條款需要進一步合理透明化。
對“抄襲工場”的說法,我覺得是對我們的不了解。我們投的絕大多數項目是基于中國用戶需求所創辦的,起步點不是基于國外某一個成功的項目。當然如果你明明看到一個方案可以解決Cye用戶強大需求,(你去參考)是可以理解的,在參考的過程中,也并不是把所有的細節抄襲過來。有些人不愛聽我講“微創新”,那我換個詞好了,用“精益創業”吧——它的意思就是先針對一批用戶解決一個問題,看它是否可能迅速的疊代。我想說,沒有一個中國的公司永遠是靠抄襲成功的,一個真正成功的公司對用戶的需求絕對是足夠專注、信仰的。還有就是執行力夠不夠強,嗅覺靈敏度夠不夠好。
4、早期投資須有助人之心,侵略性強的人不適合做天使
李開復:我覺得早期投資的競爭其實并不激烈。說實在的,我們投資的項目,它們基本上沒有去找過別的基金與天使——我覺得可能是每一個創始人其實都有一個適合他的天使。當然,有些創業者明顯就是我們三顧茅廬的,比如唐彬森,在評估社交游戲的時候我們覺得他很厲害,想盡辦法和他接觸。
在美國,你會發現美國的早期投資者都是朋友,因為在美國,早期投資根本談不上很多競爭。
因為真正做早期投資的人,都是抱著助人的心態,如果你抱著想把對手打死的心態,那你其實更適合去做公司。侵略性強的人不太適合做天使,所以大部分天使都是比較平易近人、事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不是為了錢去做這些事情。
所以沒有耐心的錢,我們也不會吸收,F在創新工場的基金平均下來是10年加2年的。這大概是早期基金的平均值。但是我們在募人民幣基金的時候,就發現大陸的投資人不太理解10+2的概念、甚至更短一點的時間都比較難理解Cye,F在很多PE打包成5年私募,希望獲取短期回報,這不是我們想做的,還有一些有錢人想用自己的能力與資源給創業者加分,我們也不想找這樣的LP,我們希望找的是放權的、有耐心的投資人。
創新工場收的是標準管理費。那就意味著我們的工資比較低,短期我們沒有錢給員工,大家看長期回報。在工場的人,都不是侵略性很強的、短期需要掙一大筆錢的人,但是你會發現創新工場的人很熱愛他們的工作,堅信我們做的事有價值、而且樂在其中。
現在我們投資團隊有幾位有著10年以上的投資經驗的,絕大部分是產品方面的專家,他們的背景有做產品的,有做分析師的,有做記者的,也有大公司BD的。
5、到了B輪,創新工場的競爭力就不明顯了
李開復:種子輪是我們的優勢,A輪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到了B輪我們的競爭力就不明顯了,如果有可能,我們會投一點點,B輪需要像紅杉之類的基金。
我的理念是,創業公司需要什么錢要基于創業者的需求,我認為在B輪的時候,公司會需要中后期能力很強的VC來帶領,比如引導他們走向上市,我們沒有這方面很強經驗的合伙人,所以不想妨礙創業者,我們希望更加專注一些。
虎嗅注:繼第一支1.8億美元基金后,創新工場近期又成功募集了1.48億美元的資金。這只是該基金的第一輪募集,此前曾有消息稱本輪募集額可能會達到3億美元。現在其所投的50個項目中,4個項目清盤,17個項目獲得A輪融資,包括魔圖精靈在內的兩個項目被收購。李開復說,最近還會有被收購案例發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