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推動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快發展。”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產品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宋國良表示,與此同時,“新三板”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場外股權交易的發展,也促進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的完善。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基本形成
從2003 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要“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到2004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建立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再到2006 年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市場功能,拓寬資金入市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時至今日,設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逐漸得到完善。2006年1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中關村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試點。我國開始探索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
據介紹,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股份轉讓,啟動中關村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流通試點工作,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的重要舉措。中國證監會會同北京市政府、科技部、國務院法制局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研究制定試點方案,并組織中國證券業協會、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及中國建設銀行進行了近兩年的籌備。2006年1月23日,首批兩家企業正式開始掛牌轉讓。
截至2012年7月25日,“新三板”上掛牌股票156只;32家企業完成或啟動了38次定向增資,融資總額17.1億元,平均市盈率22倍;掛牌企業中的久其軟件已在中小板上市,北陸藥業、世紀瑞爾、佳訊飛鴻等已在創業板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是國內資本市場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也是中小板及創業板的蓄水池,為A股市場輸送了很多優秀企業。
宋國良認為,在積極推進“新三板”擴容,并規劃建立全國性股權交易市場的同時,鼓勵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最終形成兩個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共生的市場格局。多個市場共同發展、互相競爭,各自功能定位不同,能夠基本上將所有非上市公司股權股份交易納入市場之中,有利于實現場外交易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兩點一線的市場模式更加接近美國場外交易市場體系的模式,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