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2015年韓國將實施K-REACH法規
企業須實時關注并做好應對措施
自從歐盟REACH法規發布以來,其主要貿易伙伴都加強了各自的化學品管控,以此保護民眾健康和工業安全,記者從第二屆中韓日化學品法規峰會上了解到,受歐盟REACH法規影響,韓國化學品注冊和評估法(K-REACH法規,又稱化評法)也在制定之中,預計2015年下半年將會正式實施,相關企業需做好應對措施。
據韓國工業技術研究所的李先生介紹,在韓國最近的一份有關普通民眾對日常生活中化學物質的關注意識調查中,93.5%的受訪者認為K-REACH法規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2012年發生在韓國的由消毒加濕器引起的致命事故,引發了業界對完善化學品管控體系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韓國K-REACH法規是通過化學品注冊和風險評估來管理化學品,而韓國現行的化學品法規是《有毒化學品控制法案》(TCCA)。據李先生介紹,現行的《有毒化學品控制法案》重點管理的是有毒化學品,而K-REACH法規將是對所有化學品進行管理和注冊。K-REACH法規通過降低、限制、禁止高度關注物質(SVHC),將促進韓國化學工業轉向綠色工業,未來韓國國內新的環境事務咨詢市場也將隨著新的管控體系的問世而興起。
當然,部分韓國國內的企業對K-REACH法規的實施存有異議,認為實施為時尚早,因此K-REACH法規的制定及通過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據悉,韓國知識經濟部與韓國環境部在2011年積極收集相關方面對K-REACH法規的反饋意見。據李先生介紹,2012年7月23日,韓國相關部門通過收集反饋信息對2011年6月制定的K-REACH法規作了相應的變更,調整如下:超過1噸/年的化學物質,報告年生產/進口量,將時間由每年調整為每兩年;原規定“優先化學物質的預注冊”的內容現在予以刪除;將注冊的最低量級由0.5噸/年調整為1噸/年;新規定將“物品條令”予以刪除。據悉,今年韓國知識經濟部與韓國環境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對K-REACH法規立法和試驗計劃。
李先生表示,預計2013年韓國K-REACH法規將會獲得韓國國會通過,預計2015年下半年將會正式實施,相關企業應隨時關注。
歐盟:
歐盟REACH法規注冊進入第二階段
輸歐化學品企業進退維谷
REACH法規是歐盟對進入其市場的所有化學品進行預防性管理的法規,該法規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實施,按照REACH法規實施的時間表,2013年6月年產量或進口量100噸以上的化學物質須完成注冊。REACH注冊進入第二階段,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新形勢下企業該如何應對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同時,企業在完成注冊后下一步將進入卷宗評估和物質評估,這一階段企業需要格外注意提交卷宗的質量。
注冊進入第二階段企業注冊面臨兩難
按照REACH法規實施的時間表,第一階段是在2010年12月年產量或進口量1000噸以上的化學物質;年產量或進口量1噸以上的根據指令67/548/EEC中劃分為1、2類的致癌、突變、有生殖毒性(CMR Cye)物質;年產量或進口量100噸以上根據指令67/548/EEC中N:R50-53劃分為導致水生環境長期負面影響的高水生物毒性的物質完成注冊。第二階段是2013年6月年產量或進口量100噸以上的化學物質須完成注冊。
杭州瑞旭產品技術有限公司法規研發部經理張霄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階段大多是有實力的大企業進行注冊,而進入第二階段很多需要注冊的企業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因為噸位在100噸~1000噸之間與1000噸以上相比,30%左右的物質在這個噸位區間所須的注冊數據費用相差無幾,噸位越少企業分攤的成本就越大,噸位越高企業的成本負擔就相對低些。“如果企業對歐出口產品數量不高,僅一百噸左右,那么分擔成本將大幅上升,除非這個化學物質是企業的龍頭產品,不然企業的處境會很尷尬。”張霄鵬說。
REACH法規注冊進入第二階段,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現在國內很多物質沒有領頭注冊人,企業需要自己進行注冊,而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太過緊迫。
杭州瑞旭產品技術有限公司國際化學品法規研究員溫健麟建議,國內企業應抱團應對REACH法規注冊,“同一物質注冊的企業可以抱團去做,確立一個領頭注冊人,費用由所有企業共同分擔,這樣可以極大的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