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對目標用戶的定位上,三星對用戶的定位也更加年輕,如果說蘋果產品的用戶氣質更傾向于成熟、有品位追求極簡主義的中產階級的話,三星則瞄準了追求個性化,引領潮流,誘惑力的年輕人。
盡管在一些同行眼中,20多歲的年輕人并不是購買力最強的黃金用戶,但是這種務實的營銷定位確確實實為三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在10月底最新出爐的三星第3季度財報中,三星電子以468億美元的營收,59.8億美元凈利潤創下了新的紀錄,其最新的旗艦機型Galaxy S III更是創下了上市兩個月銷售1000萬臺,100天內賣出2000萬臺,累計銷量突破3000萬的紀錄,不僅持續領跑于智能手機市場,在全球電視市場中也繼續高居第一。
在2012年全球品牌價值研究機構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排名中,三星憑借出色的業績第一次躋身前10,也是前10名中唯一的一家非美國企業。
年輕化品牌戰略為三星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除了戰略選擇的恰當,更重要的則是三星對于品牌戰略強大的執行力。
曾經一度在智能手機領域可以跟三星蘋果一較高下的HTC全球銷售和營銷總裁簡森·麥肯奇今年9月在談及被三星超越的教訓中特別談到一點便是三星在營銷上的預算遠遠超越自己。“三星的廣告費大概比我們多4~6倍。這是實事。”
三星營銷之秘
三星出色的市場業績離不開其準確的營銷戰略和巨額市場投入,但是這并不足以解釋三星營銷的成功,事實上,三星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晏昆也承認,三星在營銷上的一個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充分將科技融入到了整個的營銷過程中。
晏昆認為,年輕人是三星產品的生命線,這就需要必須以年輕人為中心,了解他們的需求、思想、生活習慣和購買習慣,然后圍繞年輕人展開我們的產品設計和營銷。而年輕人的一個特點便在于,他們對于科技的東西接受程度最高并且多是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如果營銷中不能融入技術的基因,對于他們的影響力便會大打折扣。
在晏昆看來,不管是哪個行業,營銷的核心思路和價值都一樣,就是找準目標消費者,然后深刻的理解他,再定義企業的品牌。所以營銷的核心是一樣的,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知道他是誰,能夠給他什么,怎樣去給,如何告訴他這些信息。但是科技的發展對于營銷的影響非常深遠。
如今,消費者從了解產品和品牌,到去互動、核實、體驗,再到購買,甚至到之后去影響其他人的購買,這個過程受科技影響變化非常大。例如,過去消費者買一臺電視就是在家電賣場聽促銷員講解,在咨詢一下Cye親朋好友的意見就能夠形成購買決策;現在這個流程卻包括通過互聯網做若干小時的調查,從口碑,參數,性能到尺寸等,即使這樣,一個消費者買一臺電視平均要去賣場12次,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決策過程。
“這種變化意味著,我們需要把科技和營銷真正的整合,而不是割裂來看。”晏昆說。
例如,過去的營銷多是電視廣告與地面銷售人員相配合,營銷效果的核心在于廣告的創意和銷售渠道的力度。如今做營銷則需要全盤考慮消費者在整個購買決策的全過程,從店內銷售,電視廣告,垂直媒體,社交網絡甚至到售后的口碑各個方面都要能夠影響到消費者,而這就涉及到一個龐大復雜的體系,營銷也必須引入技術的支持。
當然,技術對于營銷的改變不僅體現在重塑著三星的整個營銷流程,還包括讓營銷效率能夠變得更加事半功倍。
在三星電子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晏昆看來,三星將年輕人作為營銷的重點還有一層深意便在于一些年輕的消費者有可能成為引爆其產品銷售的天使用戶。
“我們要了解到哪些人最能夠搶先體驗產品,那么要有針對性先把營銷從這些人身上開始做起。這和傳統的全面撒網方式不同,現在我們更多要精準地找到客戶群體,先滿足他們的需求,然后再通過他們來傳播。”晏昆說。
顯然,在三星出色的銷售業績背后,那些在學校中總能引領潮流時尚達人、智能設備的發燒友、電子競技的著迷者們都在有意無意地助推著三星的市場份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