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難以模仿的興趣、能力與創意
“股神”巴菲特曾說:“我很年輕的時候就熱愛自己的工作。要我十年后再做喜歡的工作就像把性愛存起來老了再用,簡直不可思議。”蘋果電腦公司創辦人之一喬布斯極具創意,并以高度的熱情發揮著高度的創意,除了蘋果電腦、iPhone,他對創意與完美設計的追求還體現在電影制作上。事實上,許多事業成功者都因為忠于內心的選擇。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人與蘋果電腦的使用者,都受惠于巴菲特的創業熱忱與喬布斯難以被模仿的創意能力。很難想象,若是沒有這兩個人,這兩個企業的價值還剩多少。
無獨有偶,李嘉誠是香港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李氏家族控制的長江實業集團覆蓋了香港的各行各業,一個香港居民的居所、用電、通訊、電視、日常用品與食物,全部可購自長實旗下的長江基建、香港電燈、屈臣氏、百佳超市與電訊盈科等企業。如果李嘉誠今天欲以1000億美元或其他數額將企業王國轉手給一個普通人,他會接受嗎?可能未必。原因不僅僅是資金不足,更重要的是,他就算買到李氏的有形資產,也沒有足以經營其復雜事業的能力,更全然無法購得李氏數十年經商所積累的政商人脈和聲譽。換句話說,李氏集團的價值并非僅僅來自有形的房地產、廠房、商鋪,更重要的是依附在李嘉誠個人身上難以轉讓的特殊資產,這是其他大多數商人夢寐以求卻無法模仿或購得的。因此,當李嘉誠在2005年突然因病入院時,長實系股票應聲大跌。股票價格當然無法全然反映企業的主觀與客觀價值,但其變動卻能反映投資人對企業未來獲利的信心。香港股市對李氏的急病有重大的反應,就像美國股市對喬布斯的重病有所反應一樣不難理解。
政商網絡
筆者之一與兩位泰國學者研究過當地150個商業家族成員的婚嫁選擇,這些家族都在19世紀由中國東南沿海移民泰國。在這150個華商家族的200位成員中,有17人(8.5%)選擇皇親國戚為嫁娶對象,49人(25%)選擇官員政客的子女,93人(41%)選擇其他商業家族成員,嫁娶其他類對象的只有41人(20%)。換句話說,這些商業家族成員的婚嫁選擇深受為家族事業建立鞏固政商網絡需求的影響。這種政商聯姻在房地產、電信等與政府采購有關的行業中特別普遍。事實上,泰國的地圖可以看作一張華人家族企業由婚嫁構建的關系網(圖1)。

更有趣的是,這些家族成員的婚姻選擇甚至可以影響家族企業的股價。如果選擇政商聯姻,在子女完婚后不久,父母擁有的家族企業股票的超額回報率可以達到4%(圖2)。反之,若嫁娶一般人家,家族企業的股價基本沒有反應,當然,幸好也沒有下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