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唯品會的員工構成中可以看到,截止2011年12月31日唯品會共有2934名員工,其中物流和配送部門的員工高達1854名,這和唯品會近年快速擴張過程中的大舉投入建設倉儲物流以提高庫存和配送能力有關。

唯品會招股書中也表示倉儲物流成本未來仍然將是公司未來重大開支。
2、 市場營銷費用(Marketing expenses):在電商成立初期,知名度低,用戶少,需要通過廣告投放進行營銷來吸引新用戶及增加網站流量。唯品會的市場營銷費用主要由廣告費用和該部門員工開支構成。2009-2011年唯品會的市場營銷費用分別為30.3萬、243.8萬、1525.3萬美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0.8%、7.5%、6.7%。
3、 技術和內容開支(Technology and content expenses):包括IT部門員工開支、電信支出(網站建設及維護費、服務器及寬帶費用等)、網站內容費用、以及模特費和攝影費用等,唯品會該項開支一般為總營收的3%左右。
4、 行政管理費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員的薪酬支出、辦公樓租賃費用等構成,2008年創建當年的行政管理費用為22.6萬美元,這基本是創業公司初期最主要的開支。2009年唯品會的行政管理費用為160.9萬美元,占總營收的23.2%,隨著2009年以來的高速發展,這項管理費用2010年營收占比大幅降低至8.7%,2011年突增至8457.5萬美元主要是計入了給公司上市前的期權薪酬支出,扣除這部分非現金支出,2011年唯品會行政管理費用1185.8萬美元,營收占比下降到5.2%。
另外,唯品會招股書披露了其成立以來的公司的物業和設備開銷,2009-2011年這項開支分別為19.9萬、151.4萬、1060.6萬美元,隨公司擴張,需要租用更多的辦公場地、買辦公設備、機動車等,這些開銷也是電商正常運轉、擴張過程中必須的開銷,當然,對于已經達到上市規模的唯品會而言,這項的分析意義可能不大。在這里挖這個數據是想說:在一個電商“燒”成一定的火候前,必須要考慮到實際上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運營虧損: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電商網站在初創期,由于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供貨商議價能力較低,采購成本較高導致毛利率低;運營過程中需要進行較大的倉儲物流投資,需要進行市場推廣獲取用戶、早期得花重金吸引人力資源,運營開支高導致運營利潤率低。所以,在這個時候,電商虧損是不足為奇的,唯品會2009-2011年運營虧損分別為:138.07萬、836.6萬、3298.9萬美元(加入非現金支出的期權薪酬為1.07億);運營虧損率:2009-2011年,該公司運營虧損率分別為49.2%、25.7%、14.5%(加入非現金支出的期權薪酬為47.1%)。
二、唯品會未來能不能賺錢?
貝索斯在1997年亞馬遜上市時致股東信中表示:一定的規模是實現我們商業模式最為核心的基礎。電商相對于傳統零售行業有獨特的優勢:一是電商的規模優勢,互聯網的海量用戶和口碑傳播,擴張沒有地域限制,用戶容易呈現幾何級增長;二是電商相對于傳統渠道的成本優勢:可以節省開門店的成本,管理相對容易標準化。雖然中國電商很多都是處于虧損狀態,但這主要是由于電商前期是需要“高固定成本”投入,但當發展到一定規模有足夠大的用戶群后,其“低可變成本”的優勢開始發揮,運營效率提高,各項盈利指標會開始好轉,中國電商行業經過近年大量的資金投入,快速發展,正處于這么一個階段,而唯品會作為2008年成立的新興電商,具有一定代表性。
接下來看看唯品會 2009-2011年的一系列財務和運營數據,通過此來分析下該公司的盈利前景。
首先我們來看下唯品會的規模和發展速度:

2009-2011年該公司年營收分別為280.48萬、3258.2萬、2.2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為800%,最近一個季度(2011年Q4)營收同比增長502%到1.05億美元,單個季度營收突破1億美元大關;營收背后是用戶數和訂單數的大幅增長,2009-2011年唯品會活躍客戶量分別為3.8萬人、25.5萬人和133萬人;總訂單量分別為7.1萬個、92.7萬個和726.9萬個;同時,較高的重復購買率說明唯品會用戶粘性還不錯。
可以說自成立以來的這三年多來,唯品會實現了爆炸式增長,這種發展速度是線下零售商通過門店擴張無法完成的。北京有一家名牌折扣商品的零售百貨公司——上品折扣,2000年在北京開了第一家門店,10多年后,上品仍僅有8家門店,而且異地擴張受阻,目前僅限于北京地區,2011年銷售額約20億RMB(上品2009年也推出電商網站針對京外地區,但營收占比不到10%)。而唯品會在成立3年多后就實現14.3億RMB的營收,且增長勢頭強勁。【創業網 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