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業信息中心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商業服裝平均銷售價格上漲了10.46%。而同期品牌服裝價格上漲了20.3%,品牌服裝表現出更強的定價能力。但品牌服裝的銷量增幅只有3.37%,低于行業整體5.14%的增幅。
高檔服裝的價格漲幅高達26%,但銷量不增反降,全年同比下降12.7%。相信這是所有“漲價驅動”的服裝品牌不愿看到的現象。商務休閑男裝的定位在中檔偏高,這種整體性的漲價空間也必然受到限制。
同時,商務休閑男裝線下的經營環境也正在惡化。
截止到2011年底,七匹狼已經發展了530家直營終端。但是,若以一級省代的拿貨成本計算,其中約有五分之三的門店虧損。
一個很無奈的原因是品牌直營的成本會高于加盟模式。加盟商可以在稅收等方面享受較大的優惠,若五折拿貨,加盟商通常還能獲得約10%的凈利,但品牌直營的話卻難以營利。
而品牌對終端的戰略性投入也使得品牌正在承受越來越多的戰略性虧損。七匹狼新增門店中有約一半是戰略直營店。戰略直營門店主要位于北、上、廣、深等一線代理商不愿進入的城市,或者是加盟商經營薄弱的地區。隨著品牌競爭的日趨激烈,若品牌自己不占據終端,市場就會被對手所占領。
這也是品牌承受虧損的意義。七匹狼在深圳的一些店鋪,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但考慮到店鋪對品牌的戰略意義,七匹狼表示一定會做下去。
中國的商務休閑男裝在起步階段,很好地實現了錯位競爭。但當品牌成長到一定規模以后,“錯位”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品牌的競爭環境只會越來越惡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