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印刷企業的商機
“在票據、標簽、包裝印刷企業三者中,標簽印刷企業更適宜進入電子監管碼市場。票據印刷機本身對紙張的厚薄要求和噴碼的要求都不同,不像我們標簽印刷企業這么靈活。我身邊一個包裝印刷企業也嘗試著去接觸過,但他們核算之后發現這樣的投入是非常不劃算的。”鄭州暢祥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利民舉例說明自己的觀點,“一個高檔酒盒的成本是5元,噴碼過程難免會有一定的損耗,而且目前損耗率還比較高。一旦發生損耗,盒子就報廢了,不管是印企還是最終客戶都無法接受這個成本。而損耗一個標簽也就是一兩分錢的事情”。
一直從事可變數據印刷、主要印刷防偽標簽的暢祥印務在電子監管碼的市場里如魚得水,因為這正是公司的強項。“聽說廣東那幾家印標廠忙得交不了貨啊!”從論壇上的這句留言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暢祥印務的感受的確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標簽印刷企業。
包裝印刷企業的商機
也許很多包裝印刷企業都將電子監管碼視為麻煩,而非商機。不過,試想包裝企業如果能在電子監管碼的推廣初期就具備了生產資格和能力,一定會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事實上一些先期已經進入電子監管碼市場的包裝印刷企業也的確得到了客戶群壯大的回報。從長期考慮,進入電子監管碼市場的過程同時也會變成包裝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規范安全生產管理的過程,這些都會在日后幫助企業構筑堅固的競爭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