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媒體是借助互聯網進行信息傳播的新的傳播媒介,具備傳統傳播媒介的一切表現形態和特點,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具有時效性強、受眾主動、交互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
關鍵詞:網絡媒體 傳統媒體 優勢
隨著互聯網的產生,網絡時代也隨之降臨,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信息傳播媒體的迅猛發展。網絡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使網絡成了信息傳播的新媒介。而這必定使傳統媒體面臨新的挑戰。
網絡媒體的出現與發展
互聯網具有完備的新聞傳播能力,擁有各種新聞網站、新聞社區、論壇、博客、網絡電視、電子雜志、網絡電話、評論、全國報紙天天讀等強大的功能,換句話說,它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了媒介的角色。我們把互聯網稱為“網絡媒體”,也就是通過網絡進行信息傳播的媒體;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三種傳統媒體,人們稱它為“數字媒體”;因為它誕生在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大眾傳播媒體之后,人們又稱它為“第四媒體”。而現今對它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網絡媒體。
網絡媒體的定義。從傳播角度講,“網絡媒體”也可以稱作“互聯網媒體”、“第四媒體”,就是借助國際互聯網這個信息平臺,以電腦、電視機以及移動電話等作為終端,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來傳播新聞信息的一種數字化、多媒體的傳播媒介,主要功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新聞信息傳播。網絡媒體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上網媒體,這是傳統媒體結合到一起的方式。如電子雜志、網絡電視、全國報紙天天讀等。二是網絡自由媒體,也就是非官方的,由社會機構或個人組織的方式,如網站、論壇等發布的新聞媒體。
網絡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它既具備傳統傳播媒介的一切表現形態和特點,同時也有許多它們不具備的鮮明特征,當然,這些特征都起源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交互式傳播。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只是單方的向接收者傳遞信息,而網絡媒體的傳播方式是雙向的,它能在傳播者和接收者之間實現溝通和互動。例如,傳統的報紙是編輯在寫,讀者在讀;收音機是播音員在說,聽眾在收聽;網絡媒體的區別就在于不只如此,即你編輯我可以評論,你說我可以和你對話,形成雙方交互的新形式。
在互聯網上,用戶可以在龐大的空間、無限的范圍內選擇各種自己所需要的網絡信息,也可以通過計算機操作改變傳輸內容和傳輸信息。如CCIPTV網絡電視,它是中國最大的新一代網絡電視門戶軟件,擁有眾多的國內外網絡電臺、網絡電視頻道。只要安裝之后,用戶在這里通過點擊就可以收看自己喜歡的網絡電臺、網絡電視的鏈接地址,收聽、收看國內外眾多的電臺和電視頻道。信息傳遞的交互性使用戶不再簡單地成為接收方。它使傳播者與受眾之間達到了平等,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它使主動權掌握在了用戶手里。同傳統媒體不同,在網絡媒體上所有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傳播媒介中來成為信息的主角,如人們可以通過論壇、貼吧、BBS等發表見解、暢所欲言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再教育,接受信息的選擇空間的不斷擴大,人們對網絡媒體的參與熱情和參與需要也在不斷增長,因此,交互式服務的優越性將日益明顯。
網絡傳播媒體與受眾之間地位平等
傳統媒體如廣播、報紙、電視等都是在固定的地點和活動空間進行傳播活動,它們都需要大量的現代化設備和大批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新聞信息采集、編導以及相關的技術人員,因此傳統媒體只能在媒介組織中進行新聞信息的制作、傳播工作。網絡媒體則不同,它的傳播主體既可以是專業的機構,如報紙、廣播電臺、電視臺,也可以是非專業的個人,也就是說每個用戶都可以是傳播者,每個用戶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操作編輯設計的板塊,如通過拍攝DV主辦節目、播報新聞等,所有用戶在網絡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傳統媒體中的等級關系、相互間的控制關系。用戶只要擁有電腦,只要能上網,就可以擁有網絡傳播的使用權。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媒體平等地接收和發布新聞信息,信息不再是歸屬哪個傳播媒體獨有。互聯網最大的優點就是將分布在全世界不同地域的多媒體信息以超鏈接的方式組織到一起。用戶可以通過超鏈接進行不同網頁、不同網站間的信息搜索。網絡新聞更具綜合性和可選性,使用戶能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意志進行新聞信息的跳轉和瀏覽,充分地體現出用戶的主體地位及聯想的思維規律。互聯網自由、交互的特點使得它的每位用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與網絡媒體相比,傳統媒體也能滿足受眾了解信息的要求,但因其自身的特點有很多局限性,使得傳統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經常用一種由上對下的方式,受眾的意見難以反饋、要求難以滿足。而網絡媒體則不同,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了解信息,即用戶具有相當大的自由性和主動權,人人在互聯網上都是平等的,這符合人們要求平等的思想,因此互聯網往往采用平民視角來報道新聞,這更受到用戶的歡迎。互聯網上這種傳播平等化的趨向無疑使得傳統新聞采編的視角發生了變化。在眾多線路中,可以選擇任一條可用線路來發送信息。換句話說,網絡媒體為每個人提供了發言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