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臺O2O整合模式的優點分析
1)利益分配。最大范圍的降低交易過程中渠道成本及時間成本,通過明確分工,各個商家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清晰定位自己的職責和盈利,實現共贏,對不合格產品及服務能夠及時更換調整,避免少數產品及商家影響整個交易環節。
2)盈利。平臺利用自己海量的商品和聚集海量的客戶的能力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效益,滿足各種消費者需求,通過多品類產品及服務滿足大多數消費者需求。
3)技術服務。通過完善的技術降低商家實際運營難度,提高效率,通過平臺商家共享使技術開發成本降到最低,效益最大。
4)商業生態圈建設。規模是決定平臺發展的前提調節,產品種類,商家數量,線下覆蓋率,線上知名度,通過立體覆蓋建立生態圈把消費者圈入其中,網羅天下。阿里巴巴早就提過平臺是建立Cye商業生態體系,把體系里每個環節都做大做強,這是阿里巴巴的使命,也是平臺的本質,但是阿里巴巴忽略了一點,這個生態圈不是都是虛擬的,更應該是虛實結合的,線上和線下不應該是完全對立了,而是應該充分互補的。
4.平臺類型O2O的缺點
1)產品管控。因為平臺不是自主營銷,產品由商家提供,所以在品質管控上只能從商家資質,產品檢驗等方面下手,產品一旦出現問題,線上線下產品撤換有一定周期,無法做到立即同步。
2)服務管控。因為平臺不直接參與線下服務,對倉儲,物流,安裝售后服務等監管難度較大,對服務商要求較高,各地管理成本較高。
3)缺少實體支撐。真正的平臺型O2O都是靠整合各方資源而不是自建所以一旦商家和消費者流失,平臺價值將大打折扣(比如淘寶),如果自建體系運營成本較高,管理風險較大,投入大,見效慢。
4)利益分配。因為平臺是屬于規則制定者,如果制定的規則不能符合商家需求,就很容易造成運營風險,淘寶就是案例,所以好的平臺一定是服務型平臺而不是管制型平臺,用政治的方式去做商業的事情是平臺大忌。
5)客戶體驗差。因為不管是綜合平臺還是垂直平臺在業務流程中都無法避開整體框架的束縛,因為有統一的規則和流程無法做到精細化,必然在客戶尋找產品和商家過程,在交易過程中系統無法完善的必然靠線下補充增加環節。這也和你去超市或者購物中心買東西與去品牌專賣店買東西同理。
以上是本人在淘寶工作和自主創業總結起來的觀點,有不足或遺漏還請見諒,歡迎拍磚和補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