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基金的風險 投資基金并不是沒有風險的,投資者購買基金之前對投資風險要有充分的認識,購買基金是一種投資行為,不是國家分配福利。在市場化經濟的今天,任何投資行為都是有風險的,基金的單位價格和收益會時時隨著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和市場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投資者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基金產品,并作組合配置。2006年股票型基金投資收益率超過100%的基金很多,但這樣的牛市行情無法復制到2007年,2007年的基金投資者需要對今年的投資收益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切莫盲目跟風。 購買基金,無非是希望能通過專家理財賺取利潤并降低個人投資的風險,所以在進行基金投資時,不要一味偏好購買同一類型的基金產品,可以考慮組合持有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分散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2-4家基金公司旗下3-5只左右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產品進行投資,這也是常說的"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 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 買基金不是一定能賺錢,既然是投資,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基金也有虧損的可能。2007年發行的新基金被老百姓瘋搶的現象頻頻發生,基金發行狂躁,這都歸結于大多數的新基民對基金的認識不足,培養健康的投資心態非常重要。此外,基金是一種長線的投資方式,不象股票一樣今天買明天賣,也不像銀行一樣可以隨時取用,選擇基金作為投資工具,意味著投資者全部個人資產中有一部分在較長的時期內不準備動用,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要客觀地考察自己的財務狀況,在投資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尹先生透露,他本身對風險比較偏好,從今年開年到現在,他先后持有了3只股票型基金和2只混合型基金,這樣的投資組合他很滿意并且不再打算購買新基金,可以嘗試選擇一些成長性不錯又剛剛分了紅的老基金。在尹先生使用的家庭理財軟件中我們看到,每只基金的回報率都在20%之上,每天的凈值是穩中有升。尹先生提到,基金貴在長期投資,不能太短視;鹜顿Y沒有股票投資那種玩心跳的感覺,以前我是每天都看凈值,現在呢是一周看幾次,而且在理財軟件中就可以直接看到,非常方便。 其實人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錢" 追"錢"比"人"追"錢"來得更快捷有效。但投資,一定要理性,要視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不可盲目。投資不當的話,不僅沒能幫你賺到錢,還可能帶來更加嚴重的財務后果。合理安排投資計劃,管理投資資產,明明白白非常必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