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對信托產品代銷更加嚴格審查的同時,信托銷售渠道或將再遇“攔路虎”。近來,關于監管層叫停第三方代銷信托產品的消息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而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監管層或將對第三方理財機構頒發牌照,拿不到牌照的第三方理財市場將面臨大洗牌。
賣信托可獲1%~2%提成
作為信托銷售的“三條腿”之一,第三方理財機構或將面臨嚴厲的監管措施。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廣州地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日監管層叫停第三方代銷信托產品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全面叫停不太可能,但是監管層確實在醞釀新規,可能會向第三方理財機構頒發牌照,持有牌照者才可以代銷信托產品。雖然目前還是傳聞,但是據說落實的可能性很大。”他對記者表示。
據他透露,監管層第一批頒發的信托代銷牌照非常有限。“據說只有兩張,可能只有行業內的領頭羊諾亞財富和恒天財富這兩家能拿到牌照。”他說。
隨著老百姓理財和投資意識的日漸增強,目前在市場上第三方理財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了解,第三方理財的機構只需在工商注冊,區區幾十萬元注冊資本就可以開展業務。
目前,第三方理財機構可以代銷的產品種類較多,包括基金、信托、保險及其他投資品種。在第三方機構代銷的產品中,除了代銷公募基金需要申請牌照,其他產品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準入資格和監管條例。而其中,信托產品由于涉及金額較大、提成收益可觀,又成為第三方理財銷售產品的“頂梁柱”。
信托公司的人士介紹稱,第三方理財機構銷售信托的收入主要來自信托公司。一般來說,信托公司會將信托產品在多個第三方平臺上銷售,賣出產品后第三方機構可獲得信托公司1%~2%的返點提成,而投資者不需要向第三方理財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但是,由于市場上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魚龍混雜,一些中小信托公司為了推銷其產品,可能會出現夸大收益、掩蓋風險等銷售誤導的情況,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