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群單飛——季琦第三次創業記
本期預告: 他,參與創建了國內著名企業攜程和如家,并先后在納斯達克上市。如今,他又創紀錄地為新公司首期融得8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三次創業為何都能手到擒來。本期的《會見財經界》對話漢庭酒店連鎖CEO季琦。
秦朔: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這一期的《會見財經界》。如果您關心資本市場,關心中國概念的話,您會發現,中國制造、中國內需、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上,都已經享有了它應有的地位。但是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最近這一兩年,中國的服務業,尤其是現代的服務業,帶有內需概念的中國服務業,在資本市場也受到了很大的青睞。那么最近,“漢庭”連鎖酒店就獲得了由IDG-Accel中國成長基金、這個鼎暉基金等等五家基金共同投資的8500萬美金。這也是中國服務業的公司在首輪融資中,就獲得的最高的融資額。所以今天我們很高興,就一起為您來展示“漢庭”酒店的幕后操盤手,也就是我們的季琦先生,他也是“漢庭”的董事長。
VTR1:8年前,季琦參與創辦了旅游網站攜程網,后來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5年前,他參與創辦了經濟酒店連鎖如家,后來如家上納市了。如今,獨立創辦的商務酒店連鎖漢庭首輪融得創紀錄的85100萬美元。從攜程、如家再到如今的漢庭,在一次次的創業,為何他總能獲得成功,在這些成功的背后,他的創業思路又是否有章可循?一起進入今天的《會見財經界》。
秦朔:最早創辦“漢庭”的時候,您當時是投了自己的錢。那現在第一輪等于是這個融資,一次五個基金就投了8500萬美金。您是現在是覺得現在是錢不夠了,現在要跑馬圈地了,一定要用資金了呢?還是這個時候您覺得他們給予你的估值讓你覺得很滿意,可以很開心地去給他們一些股權?
季琦:像當初我做“漢庭”的時候,我當時收了也有大概2000多萬美金,這個現金。當時我覺得夠了,當時做“如家”也就是1000萬人民幣開始做,“攜程”給了我500萬人民幣,加起來合資方1000萬人民幣,我覺得這個也做得挺好。我自己有2000多萬的現金,又是美金,我覺得肯定是夠了。當時我覺得,內部還寫了個,還寫了篇文章,跟大家說:我們將來最好做到,不去做私募融資了,我們最多用銀行貸款。為什么現在要拿這個錢,而且要拿這么多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這個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就是我們原來這個,剛剛進這個市場的時候,覺得中國這個酒店產業市場這個整合度,這個發展程度還是比較低、比較慢。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這個不管是股市,還是我們整個的投資產業,還是一些創業者,拼命在這個行業里,拼命地在那兒炒作,或者說是在這兒發展,現在這個市場是非常熱了。如果說我再像過去的這個節奏的話就不行了。節奏一快之后就一定是大量地需要現金、需要資本,就說這個不得已讓我們去做這個私募融資,所以才有這么一次融資的經歷。我也修正了我自己的一個觀點說:我們不融資就能把企業做到一定的規模。所以說我們在做了兩年半以后,我們還是做了私募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