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取得風險投資看起來似乎比中國容易,可是投資后,投資者對創業層的管理比中國要嚴多了。根據我多年切身的經驗,很多國內的創業者很難過這一關。
財務數據要講規矩
美國投資方最看重的是技術和數據,因此一定按照美國的GAAP格式。國內可以參考Quickbook格式、PeachtreeAccount格式或者是IRS格式,嚴格按照表格填寫數據。正確的數據和市場計劃,對項目的吸引力非常重要,投資方會在這方面下許多工夫,提出不同的疑問,來認證項目市場未來的發展情況,沒有一定的調查和了解作為支持,回答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數據類的調查,可以很有效吸引美國投資方,但不可以盲目夸大,要切入實際。
開始時,我們在項目計劃書中并沒有嚴格按照商業計劃書在美國的普遍格式和要求進行設計,而是圍繞項目特征和中國市場實際,著重闡述項目的市場前景、操作模式的可行性、用戶預先調查的結果、市場拓展的具體計劃、未來幾年的進度等。我們覺得計劃書的寫作設計需要圍繞項目特征實事求是進行,不一定拘泥于格式,而把事情和道理說明白反而是最為重要的要求。此計劃書得到美方的認可,但是在談判時,我們還是按照美國規定的格式重做了一份。建議最好準備商業計劃書的附件,美方隨時會問到數據的來源,另外其他旁證也很重要。

因此,商業計劃書必須要有針對性。對項目,你們要自己去評估你們的風險在什么地方,將怎么去面對,最好說明投資資金在一定的時間內用完了,或者說是半路上有人收回投資了,你們應當怎么辦?美國最標準的商業計劃書一般在25~30頁之間,前3頁是項目的摘要。投資方一般是在3~15分鐘看完,如果缺乏潛力和吸引力,就沒機會談下去,所以前面的介紹,相比下面的部分更重要。 下面的部分,投資方會在以后的時間好好去研究,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原載《中國計算機報》;文/林志共、劉義民;現標題為創業網所加,文章原標題《得到美國風險投資方的認可就這幾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