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已正式開閘近兩年,有多少創投機構在游戲創業板?其收獲幾何?
《投資者報》記者梳理了創業板上市公司十大股東,發現153家公司背后有創投機構。隨著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這些創投機構業績開始出現分化,演變成“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的局面。
統計數據顯示,在這些創投機構當中,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下稱“深創投”)以16家公司十六股東的成績領跑創業板;中科招商、同創偉業、創東方、達晨創投、東方富海、復星集團等緊隨其后。
同時,隨著美元基金投資項目的回歸,美元基金開始現身創業板,包括中比基金、紅杉資本、智基創投、英特爾、軟銀賽富等投資機構。
此外,國信弘盛、平安財智、海通開元、金石投資等券商直投公司也成為創業板重要的參與者。
深創投現身16家企業
從創業板開閘至今,深創投依然是最大贏家。
據記者統計,其目前出現在網宿科技、中科電氣、中青寶、鼎龍股份、三維絲、當升科技、數字政通、樂視網、東方日升、新國都、信維通信、晨光生物、滕邦國際、鐵漢生態、翰宇藥業、洲明科技16家企業的十大股東中,繼續領跑人民幣基金。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還有幾家企業登陸創業板,目前正在申報材料。”深創投北京總經理劉綱曾透露。
依靠全國廣泛撒網的策略,和每年投資幾十個項目的速度,深創投的江湖大哥地位看似十分牢固。
不過,觀察這16家企業的近三年業績,其年化凈資產收益率顯示這些企業的質量依然參差不齊,還有一些上市后大幅變臉。
以2010年4月27日登陸創業板的當升科技為例,其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為30.6%,而2010年和2011年(中報轉化為年化凈資產收益率)則分別為6.9%和0.65%。
其中,中科電氣、中青寶、鼎龍股份、數字政通等幾家企業近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一直處于下滑狀態,與2009年上市前相比出現了近70%的滑落。
而在人民幣基金第二梯隊當中,中科招商、同創偉業、達晨創投、創東方、東方富海、啟迪創投等機構緊隨其后,進入十大股東的公司分別為6家、5家、4家、4家、3家、3家,和深創投相比差距較大。
不過從凈資產收益率的角度上來看,這些機構投資的項目也大多出現50%幅度的滑落,只有啟迪控股持有的數碼視訊和世紀瑞爾在2010年、2011年的表現相對穩定。這充分顯示出投資人進入之后,對其幫助有限,或者說更多的幫助在后期上市階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