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科招商創投等機構此次的入股價為7.5元/股,以勝景山河2010年凈利潤2964萬元計算,相當于給出的市盈率接近16倍。
“在一級市場中,市盈率一般不會超過12倍,如果項目特別好,我們可以接受其市盈率達到15倍左右。勝景山河在我眼中一直是個很奇怪的案例,不知道包括中科招商這些老牌PE公司究竟看上了這個公司什么,至少從我獲取的資料來看,并沒有找到這個公司值得投資的價值。”一家大型PE公司負責人在談及勝景山河遭五PE公司“哄搶”時向記者表示。
對于PE這類投資者而言,尋求利益實現的捷徑自然不該被詬病,但如果因急功近利選擇了不合適的投資標的,屆時只能自嘗苦果。
“這(中科招商)確實是一家老牌實力強勁的PE,至于他為什么選擇勝景山河,除了錢多我暫時沒想到其他原因。”一位業內人士戲謔此事無異于“火中取栗”。
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再謀上市的公司成功過會概率甚至會更高。
PE的暴富捷徑
一方面是企業的上市需求,一方面是資本嗅到短時間暴富的前景,PE競相加入創投正成為火熱的行業一景。
隆基硅材在一次被否后不久,便獲得郭廣昌旗下上海復星的突擊入股,2010年9月,上海復星出資1.38億元認購1200萬股,成為第五大股東;方直科技在首次失意之后則迎來了平安財智和融元創投的加入,2010年7月,兩家PE以6.45元的每股價格購買原股東持有的5%股份。諸如此類的行業案例還很多,桑樂金聯手九鼎投資、達晨創富等四創投機構跟進恒大高新,雷石投資加盟蒙發利,西鼎投資則成功拿下了華西能源的682萬股股權。
對此,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陳瑋表示:“如今PE行業對二次過會公司多有關注是十分正常的行業現象,首先,經過一次過會的審核,這些企業已經明顯知曉公司不足之處,只要針對問題改進,通過二次審核的概率很高;再次,一次被否之后企業只需等待半年便可提交二次申請,如果PE公司在此時入股,那將是投資實現回報的捷徑。”
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已有10家以上PE或VC突擊入股多家二次上會公司,在PE公司迎著利益氣息前行的同時,一些被否公司出于再次上會的需要也會主動伸出尋求合作的橄欖枝。
業內人士表示,引入PE可以改善股權結構,改善公司形象,也可利用增資款項發展公司業務。舉例來說,桑樂金把商契九鼎的增資款用于建設蕪湖生產基地,以解決生產基地未取得權屬證書的隱患,同時也讓監管部門此前關注的租賃廠房權屬問題不再是問題;恒大高新通過引入達晨等創投參股,稀釋實際控制人過度集中的股權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PE入股加大股本之后,一些公司還因此具備了“轉板”的條件,這也成為公司能夠成功過會的要訣之一。舉例來說,恒大高新從創業板轉戰中小板,豐林木業和賽輪股份均從創業板轉投上海主板,隆基硅材則是從中小板轉到主板。
業內人士指出,創業板是A股中要求最為嚴格的,其次是中小板;而主板除了對于發行規模有一定下限要求外,在持續盈利能力、成長性指標等審核指標上,都比中小板和創業板要寬松許多,雖然主板市盈率比中小板和創業板要低得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