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還是不歸路
圈錢是晉江企業看到的上市最大好處。過去幾年,銀根緊縮,銀行借貸有限,急需資金的企業找到了上市這條出路。
政府數據顯示,2011年銀行向晉江企業貸款770億元。但晉江某地方銀行一位業務主管告訴財新記者,在泉州地區24萬各類企業中,前幾年能獲得銀行貸款的非常少,企業越大貸款越容易,小微企業雖然融資困難但基于政策支持,銀行也開始想辦法貸款。中型企業則成了夾心層,海外上市是融資惟一出路。“我接觸過的兩個中型企業,資金鏈都快斷了,銀行不敢給貸款,后來去上市才活過來。”對此現狀,他笑著搖頭。
即使上市后活過來,銀行仍對它們小心翼翼。上述地方銀行對外公開的政策是——凡晉江海外上市企業一律不考慮貸款;國內上市企業,也需連續兩年盈利記錄才考慮通過股權、不動產等抵押獲得貸款。
海外上市未能給晉江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太多增信價值。但當地企業主、政府官員、上市中介仍一再宣稱上市融資的益處,還有像恒安集團這樣的榜樣給上市之途的正確性背書。
目前已進入恒生指數股的恒安國際(01044.HK)是晉江第一家上市企業。1998年,在很多企業對上市全無概念的時候,做衛生紙、衛生巾和嬰兒紙尿布起家的恒安集團在香港IPO。曾在恒安任職七年的倪忠森參與了上市全過程。在他看來,恒安的成功從上市開始,公司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快人一步。企業融資后投入了兩條國內很少人使用的高新生產線,提高了產能,同時對高管實行股權激勵,管理層積極性很高。
恒安的榜樣還在于給晉江的家族企業管理帶來了“新氣象”,不只一人向財新記者強調,恒安的接班人不是創始人許連捷的兒子而是女婿。這樣一個小小變化,在“傳男不傳女”的晉江企業界,被視做上市為企業股權改革和現代管理帶來的巨大進步。
在晉江,每一個行業都有這樣的榜樣上市公司,運動品牌行業有安踏(02020.HK)、361度(01361.HK)、匹克(01968.HK),服裝行業有七匹狼(002029.SZ)、利郎(01234.HK)、九牧王(601566.SH),紡織行業有百宏(02299.HK)。在其他企業看來,上市融資是這些企業快速拓展產能、渠道和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制勝法寶。有的企業甚至開始介入資本投資領域,比如恒安集團的紅橋創投已開始在晉江扶持新的上市企業,七匹狼等則建起了擔保公司。
一貫跟風做事的晉江老板開始快速復制。前述金雞體育的高管說,很多企業上市不過是看到隔壁廠引了風投,突然得了錢,怕自己被甩下也就急忙運作,很少考慮海外上市的意義。
快節奏的楊經理稱,企業去德國上市后最大的改變是多了去海外交流的機會,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國外的新產品,拿回來跟著生產。此外,老板認為頂著上市企業的頭銜可提高品牌知名度,有助于擴大市場。
但在企業管理上,家族企業模式仍根深蒂固。快節奏的老板是一家四兄弟,上市后董事會開會還是這四人說了算,管理層無權也沒有興趣過問。“我們四老板家嫁女兒,陪嫁是幾百萬的保時捷。”楊經理說,嫁妝是晉江上市企業攀比的熱點之一,“恒安集團嫁侄女陪嫁1.4億,百宏嫁女兒據說也是陪嫁過億”。
至于融資后的錢,楊經理介紹主要用于企業擴大產能。然而,今年以來,運動鞋服行業整體遭遇產能過剩危機。多位采訪對象提到,2008年奧運會后,運動服飾行業爆發式增長,安踏、匹克等一線品牌在擴產同時,上市融資的錢基本投入在二三線城市鋪設新的直營店。產能過剩很快出現,庫存積壓嚴重,匹克今年已關閉2000家低效門店,安踏也相繼關閉200多家門店。
“國輝十幾條生產線只有4條還在生產,特步的老板前幾天跟我說,現在開工的生產線不超過6條。”晉江紡織協會秘書長陳偉進說。上述金雞體育高管則稱,目前晉江鞋服企業沒有一家全生產線開工。
很多大型品牌只能依靠專門的庫存清理公司將產品低價銷往海外,中型企業則不得不暫緩品牌建設,轉向普通批發貿易。陳偉進介紹,晉江的鞋服行業中型企業大體是80%內貿,20%外銷。內貿市場產能過剩,利潤空間下滑,目前最好的企業利潤能到5%,中等企業只有3%。另一邊,外貿市場也受到歐美市場疲軟沖擊,“以前,一個貨柜能賺5萬元,現在只剩幾千塊利潤。以前,同款式的鞋可以做20萬雙,現在也就兩三千雙,還要不同顏色的。”
謝陸偉則說,晉江的很多海外上市企業,融資后的資金投向明顯有誤,明知道產能過剩,還用于擴產,明知道市場飽和還開店。對此,楊經理解釋是無奈之舉,在低毛利率情況下,企業只能靠量來維持生產,擴產只是為了不死。
產品研發和創新,是鞋服企業上市融資的另一個投向,但面臨被快速復制的尷尬。“投幾百萬、上千萬做個創新,別的企業馬上copy(復制)走了。耐克、阿迪達斯這些企業每年投多少錢做創新,但晉江企業拿過來隨便改改就出廠了。”上述金雞公司中介人士說。
快節奏目前有一個不足10人的設計團隊,每年用于創新的費用占收入10%。這樣的水平在晉江屬于中等。對于融資用于轉型,楊經理也給出否定答案。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衰退,很多企業都想轉休閑品牌,但供應商、經銷商等上下游鏈條已經形成,一轉都得變動。此外,廣東、浙江等地的休閑服飾經過多年發展,晉江廠商想分一杯羹也難。
于是,一些企業開始選擇投資全新行業。華豐紡織集團是晉江隔壁石獅市的龍頭紡織企業,2006年在韓國上市。然而,財新記者在華豐紡織總部的工廠看到,一個紡紗分公司一片蕭條,生產線僅五分之一在開工。員工告訴記者,由于沒訂單,工人12月中旬就全部放假回家。而華豐紡織另一分公司經理則稱,華豐注冊在香港,老板已經很少來紡織廠,聽說已經開始投資茶葉和礦產。
很多晉江企業都是不上市沒錢,上了不知怎么用錢。而一旦啟動上市計劃,他們都被政府、風投、中介們推著前進。有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選擇門檻低、手續快的市場倉促IPO。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