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開放API或開源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讓第三方來供獻內容,意味著網民將成為互聯網的真正主人,也意味著互聯網的性質從媒體變成了一個供網民使用的工具。這個工具強調協作,強調自助,強調物盡其才和各取所需。如果把一百五十年前馬克思的預言搬出來對比,未來的開放互聯網將是一種意義上的共產主義——“將有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未來社會將是個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方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開放平臺的一個經典案例就是Google,Google在開放API方面的稱得上是開拓者和領導者,擁有Search API、Google Map API、Opensocial API等一系列還在不斷增長的API列表,更在開放平臺方面發力,推出開放的手機平臺Android和云計算平臺App Engine服務。
Google把自己的徹底開放稱為“開放平臺戰略”,意在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和透明的互聯網世界,看來既符合互聯網用戶的利益,更符合谷歌自身的利益。
Google全球副總裁Marissa Mayer稱,谷歌推動互聯網開放,動力源于開放會讓互聯網有更豐富的產品,會有更多的人使用,這也意味著谷歌的搜索會增加,收入會增加。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良性循環。
在平臺開放領域,Facebook也被認為是榜樣之一。2007年5月24日Facebook推出了代號為F8的開放平臺,將自己的API向第三方軟件開放,就像蘋果公司在推廣iPhone和iPod touch時所做的,優秀的第三方Apps在Facebook的平臺上得以用病毒式的營銷方式傳播。其背后是強大的人際關系網絡,一旦用戶使用了新的應用,就會以Facebook的方式顯示在他的實時狀態欄里,于是,所有好友都會立刻知道:你的朋友已經使用了這一款應用。
對于第三方開發商來說,這意味著巨大的利潤,休閑游戲開發商Zynga通過在Facebook等網站上銷售虛擬禮物,一年可獲得上億美元的收入。而對于Facebook來說,這意味著它由一個單一的社交網站,轉型成了一個社交化網絡平臺。這一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此后的每一年,Facebook都會召開以“F8”命名的開發者大會。
Facebook的創新嘗試還并不止于此,2008年,他們還推出了Facebook Connect,這項新技術可供Facebook的用戶憑借其賬戶,將他們的個人資料和驗證憑證鏈接到其他的外部網站。現在,每月有6000萬用戶通過 Facebook Connect接入8萬個第三方網站。
借由API的開放,以Google、Facebook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逐步發現了開發者對自身的重大意義。透過開放平臺,開發者依附平臺的程度越來越高,透過分成制度,開發者帶來的各種應用逐漸積攢人氣和收益,當然這份收益也成為Google、Facebook開放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并且這種開放策略帶來的利益將是無窮的。
整個互聯網的開放是必然之路。但要達到這種開放首先需要的就是產業和企業的開放心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平臺上能看到和接觸到的所有信息,開發者和互聯網企業都擁有同等的知情權。企業不介意讓開發者同樣賺錢,更賺錢甚至先賺錢,Facebook就是因為高度的開放心態,才允許開發者在它的平臺上盈利,甚至在Facebook之前盈利。這種開放的心態實在難能可貴,同時也是中國互聯網及企業間最欠缺的。
在開放的帶動下,互聯網企業應該提前意識到開發者對未來產業的重要影響力,互聯網Web2.0時代是全民參與創造內容的時代,第三方的進入會對整個互聯網產業鏈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有了第三方開發者,互聯網企業完全可以省去事事躬親的運營方式,不再需要為開發新產品而疲于奔命,通過開發平臺,企業可以將生產環節轉嫁給第三方,通過收益分成獲取利潤,逐漸由一個內容生產方轉變為一個內容提供方和管理方,將真正的舞臺留給開發者,完成從“以數據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蛻變。而只有在這種有序和成熟化的發展模式前提下,用戶才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到互聯網的開發體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