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出口轉線上內銷
“深圳的電子商務發展要與深圳本地的傳統產業優勢相結合。”4月28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監管處副處長馮念文如此告訴記者。——這亦是深圳電子商務產業未來發展的特色和方向。
事實上,在深圳既有的電子商務企業中,除拍拍網等少數獨立第三方交易平臺之外,絕大部分均是依托傳統實業搭建的B2B或B2C平臺。
深圳電子商務業界資深人士龔文祥分析:“與傳統外貿相結合是深圳電子商務產業的一大特點。”
外貿電子商務平臺深圳一達通,其前身是一家傳統外貿出口服務公司。一達通總經理魏強告訴記者,轉型電子商務,能夠將傳統的外貿服務與電子商務的便捷性相結合,從而簡化通關流程實現“網上外貿”。
“深圳有著龐大的外貿企業群,這正是一達通電子商務平臺賴以生存的基礎。”魏強表示,如何與更多的傳統外貿企業對接,將是外貿電子商務平臺下一步拓展重點:“希望政府能夠中間搭臺。”
與此相應, “線下出口轉線上內銷”則是深圳外貿企業轉型電子商務的另一路徑。
深圳作為國內消費類電子產品、服裝、珠寶的集散地,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有著先天的貨源和產業配套優勢。
傳統產業轉型之困
誠然,背靠強大的傳統產業是深圳電子商務產業最鮮明的優勢。但“硬幣的背面”,過于側重產業的實體資源,又成為深圳電子商務發展的另一層禁錮。
本報記者采訪多家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的案例了解到,為數不少的傳統企業,僅將電子商務平臺,當成是實體銷售渠道的網上補充。
“很多傳統企業,將電子商務簡單的看做是搭建一個在線銷售網站。這其實是傳統實業思維的一種認識誤區。”汪雄海分析,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體系、物流配送、營銷推廣等,與傳統實業銷售模式存在較大差異。
“相比較北京、上海,深圳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相對短缺,以至于不少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時,難以組建專業的運營團隊。”汪雄海告訴記者,這已成為深圳傳統廠商轉型電子商務的一大瓶頸。
與此相應的市場困局是,相當數量的深圳電子商務企業盡管流量不小,但成交量不高。龔文祥對本報記者估測:“90%以上的深圳電子商務企業,其實是虧損的。”
這還不是深圳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全部障礙。本報記者采訪獲悉,大量的深圳傳統企業在轉型電子商務的同時,往往會引入風險投資,以其未來上市。但在現實合作中,風險投資方與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經營理念上往往矛盾重重。
“作為互聯網產業形態的電子商務,更注重長遠的戰略布局。其在短期內是很難實現盈利的。”一外資風投駐深投資經理對記者分析,傳統企業經營者更看重短期經營收益:“合作理念的不一致,導致經營戰略搖擺不定。”
這也是業內認為,“深圳之所以產生不了阿里巴巴”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高圣涵對此卻有不同看法:“深圳電子商務不一定需要行業巨頭,但是需要一個整體有實力的電子商務企業集群。”
“如何讓深圳各種垂直類電子商務平臺,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是獲批示范城市之后的一個重要探索。”高圣涵認為,如何在觀念上將傳統經營理念與電子商務營銷相結合,將是未來探索的重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