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與高人才成本的糾結
“過去幾個月,我幾乎將行業內可以搜羅的人全部挖了一遍”,然而從傳統行業進入電商行業不久的易迅網人力資源總監陳忠華也發現,“行業內人才的價值不斷地趨升,所以人員工資都不低。雖然易迅網背靠騰訊這個大東家,但先發者已經建立起買家賣家網絡效應和人才優勢。”
數據顯示電商人員需求旺盛,大部分企業在持續招聘,其中人才流失是一重要原因。
“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迅速,但仍處于粗放競爭的階段。”曹磊認為,這也導致富有經驗或者能快速上手的電子商務人才稀缺和搶手,各電商企業對人才的競爭逐漸白熱化是必然的趨勢。
“砸錢、搶客戶和建物流是2011年電商主旋律”,陳忠華也發現繁榮背后的行業之惑:高營銷費用、高物流成本以及高人力資源成本。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去年的團購市場非常火熱時,一個在團購行業工作半年的人月收入5000元左右,2~3個月后跳槽工資就可能漲到10000元,再過半年跳槽,工資可能就上漲到20000元。
問題是相對于員工工資的上漲速度,其工作能力并沒有相應地提升,企業的投資收益率極低。
培訓趕不上發展速度
在前期快速發展階段,用挖人的方式或許能盡快找到人才,只是一個捷徑,但“當電商企業做大之后,就不能再用‘游擊隊’的心態,而是要用‘正規軍’的打法和操練方式”。
這就要求電商企業要建立起一整套培訓體系,讓員工和企業不斷在學習中成長。同時也不能按照傳統行業的企業大學那樣按部就班的培養方式,而是要與企業的戰略相結合,能夠預判到企業半年后的人才需求,并且前期涉入培訓。
與此同時,80后、90后已經成為電商企業員工的主流。在上述調查中,80后、90后員工占半數及以下的企業只有4.55%,占六成左右的約為11.36%,占七成左右的企業有25.00%,占八成及以上的企業占59.09%。
80后、90后員工的激情和創造力正在推動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但同時鮮明的個性和超現實的價值觀同樣給企業管理帶來挑戰。因此,針對這些員工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另一方面,不僅是技術和業務的培訓,曹磊認為,企業人才戰略也需要將價值體系的建立作為重要的內容。比如阿里曾查處包括其旗下團購網站聚劃算的原總經理閻利珉在內的違規員工28人,部分淘寶員工以及外部店家之間涉嫌不正當利益輸送的空間受到顯著遏制,這也是對原先價值體系進一步修正與強調。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