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直在強調自己代表的一種生活方式,那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呢?在2012年,早已經沒人把微信當成一款普通的社交軟件,如果你還覺得它是為熟人之間服務的,那只能說明你很傻很天真,因為真實的微信是很黃很暴力的。在網上隨時都能聽到微信約炮被騙、被搶的新聞,類似“16歲少女微信”約炮”藥迷男子后偷車銷贓不成改敲詐”之類的新聞標題長期見于門戶網站。
而微信官方的態度一直很“曖昧”,這樣的新聞從另一方面來看,反而會增加用戶量!在2012年,微信功能增加頻繁,版本更新速度很快。諸如“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等功能,更是加大了約炮的可能性。如果非要總結微信在2012年的歷程的話,那就是:從約炮變成服務于約炮。
且類似于《16歲少女微信約炮,藥迷男子后偷車銷贓不成改敲詐》的事情在2012年層出不窮。所以,如果說微信作為巨頭騰訊旗下的產品,還有著幾分矜持,還得掩飾自己的話,那陌陌絕對是赤裸裸、明目張膽的了。陌陌在2012年的主旨就是“與陌生人的邂逅”,而陌陌也被公認為“約炮神器”,對于一些紅男綠女來說,陌陌顯然比微信更重要。在陌陌上一張張或俊美或漂亮或誘惑的照片,再加上離用戶零點幾千米的距離提示,都在挑逗著用戶的神經。雖然陌陌也提示“舉報、封號、封設備”之類的,但貌似只是欲遮還羞,絕大多數用戶都置若罔聞,依然去調戲著其他用戶,意圖來一場想象中的“One Night Stand”。
移動社交只與陌生人交往,現實嗎?
微信、陌陌只是眾多新型移動社交應用中的代表,類似它們的軟件絕不在少數。比如遇見這款APP,無需注冊就可使用。以“遇見”之名行約炮之事,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再比如“情人結同城交友”這款APP打的口號就是“為情感孤獨,寂寞人士服務”,貌似好心,卻再次讓用戶入其轂中。還有米聊,雖然號稱是專為米粉服務,也給了很多技術男、宅男以可趁之機。
諸如此類的新型移動社交應用打著形成所謂最真實社交圈子的旗號,卻行約炮之實。可以說,社會道德的標準乃至底限都收到了它們的強烈沖擊,出現了“滑坡”的現象。而它們在2012年的集中爆發,凸顯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帶給用戶便利的同時也帶來的諸多新問題,其中很重大的問題就是社會風氣的敗壞。溫總教導我們: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如果越來越多的用戶只會看著離自己零點幾千米的帥哥或者美女,那對未來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這些新型社交應用所有美好的宣傳口號都只是都是開發團隊及投資者嘴上的“理想主義”。
未來,移動社交必會走向正軌
雖然很多電影、電視里都有這樣的臺詞:“刀是無罪的,關鍵是看它在好人還是惡人手里。”但這句話對于這些新型移動社交應用來說卻不能完全成立。要知道,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現在,用戶很容易就受到開發者宣傳的誘導。再加上很多開發者為追求利益,不擇手段,甚至故意將用戶引向邪惡的一面。
這樣做,固然會得來一時之利,但毀掉的卻是一段段感情,一個個家庭,甚至一代人的思想。比如網上有名的那個“約炮女”,對約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樣下去會對多少青少年的思想造成沖擊?甚至在這一年中,網上還開始瘋傳一個段子說:現在結婚不僅要交換戒指,還得互相卸載手機上的微信和陌陌。
的確,這些新型社交應用蘊含著極大的利潤,可謂是一塊待開發的金礦。如微信用戶即將達到3億,一旦找到盈利點,就可以坐地收錢;陌陌也完成了兩輪融資……因此眾多IT企業、開發者一擁而上,將新型社交應用作為新的贏利點。但市場風云是不斷變化的,雖然在2012年憑借約炮這些新型移動軟件可謂大火,但人們獵奇的心理感受總歸是暫時的,興趣早晚會退去。那時候如果單單還是憑借約炮去吸引用戶,無疑是自尋死路。
比如在2012年底陌陌就已經感覺到此前陌生人交友的概念比較狹隘,而且讓人有一種不信任的感覺。并且原本的方向定的比較死,產品只會越做越窄。陌陌甚至將拋開陌生人交友的概念,以LBS社區的形象出現。
可以說,在經歷用戶的選擇和殘酷的市場競爭之后,目前眾多的新型移動社交應用最后只會留下少數幾家,甚至留下一家也不是不可能。在2012年,它們的虛假繁榮是建立在約炮這一虛無縹緲的概念之上,注定地基搭建的不牢靠,用戶黏性極低,隨時摒棄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在用戶數量新高的背后卻是一家家IT企業或者開發團隊都不盈利的本質,如果不能夠盈利,那也就離死不遠了。
可以預見的是,用戶在度過2012這一約炮元年,這一段新奇期后,必然會逐漸以認真的態度去面對移動社交,而這些以約炮為目的的新型移動社交應用的轉型幾乎是必然的。而它們邁入正軌,踏踏實實的為用戶的本質社交需求服務,引導的社交理念也會在未來成為必勝之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