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更是大得可怕,團購留下的最大的財產就是一幫大專都沒上過,只上過半年類似于八維計算機學院培訓的程序員,這類人基本上兩年工作經驗開價8千;之前有個叫我有的富二代網站,挖人都是以3倍薪水來干,想想真是可怕。 算上這些成本,電商其實是不折不扣的高成本行業,低成本只是大家想象出來的。聯系到前兩天蘇寧易購打京東的策略,赤裸裸的價格戰。京東的回應也非常可笑,還告易購哪,自己都沒有想想自己原來是怎么起家的,屁股還沒擦干凈,開始告別人。假設易購通過這種方式真的做大了,將來還有其他實力更強的對手會搞易購,用同樣的方法。價格戰其實是一種“殺敵一百,自損九十九”的游戲,這是一種沒有前景的游戲。 長期以來,網購奠定了低價的形象,這在電商的早期毫無疑問是有力的,把大把用戶從線下拽到線上。但長此以往,不是一個好方法。電商未來的出路一定是:相對合理的價格,比如說比線下便宜10%左右;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才是發展的王道。 那很多人會問,如果這樣,那還做電商干啥來?其實電商的模式并不存在問題,而在于大家為了追求快速發展,為了追求“一年上市、三年超淘寶”的“偉大戰略”,都在干兩件事:價格戰和瘋狂的投廣告。想簡單粗暴的解決問題,想早點套現。而現實情況是,兩、三年你都還沒搞明白用戶想要什么,你上TMD什么市,即便是上了市,也活不下去。因此電商的所有從業者都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思考,慢慢發展,做好服務,給用戶真正的能帶來價值才是王道。 互聯網真正的價值是用戶,有了用戶,提供了好的服務,襯衫賣的不賺錢,我們還可以賣別的客單價高的產品,未來也許能賺到錢。 拒絕價格戰,提供合理的價格,類似或者相同產品比線下便宜15%左右比較合理。提供優質的服務,電商的錢景照樣美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