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朋友告訴我他進入了“時髦”的互聯(lián)網金融領域,也就是所謂的P2P網絡借貸平臺,當時我想和金融、互聯(lián)網掛鉤一定高端,于是羨慕不已。然而,被“藍!薄靶骂I域”“金融”“高收益”這些誘人的名詞吸引進來的他如今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擔憂”。通過一些事實的求證以及親身的參與,今天就以“菜鳥”的視角以及例舉一些真實聽聞談談我眼中的“P2P網絡借貸”。
國內P2P借貸平臺,純粹的山寨版
P2P小額借貸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yè)模型,P2P就是Peer to peer也就是點對點的意思;2005年起源于歐美。 基于完善的征信體系以及誠信體制下,這種模式可以活躍民間金融,解決個人和中小企業(yè)的融資難問題。
而經過深入了解后,我發(fā)現(xiàn)國內的P2P借貸平臺完全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P2P。從以下幾點來闡述:
1、真的是點對點交易嗎?答案是否定的 ----投資客戶從哪里來? 國內P2P借貸平臺大部分會進行線下操作吸納資金(聽說有幾家名氣很響的P2P借貸平臺是純線上的,筆者真不太信,也許只是線上占的份額比較多而已)。P2P借貸平臺的運營公司一般會設置一個理財業(yè)務部門,一個貸款業(yè)務部門。理財部門會包裝一些理財產品,通過線下的渠道進行推銷,并在公司建立一個理財資金池,有貸款成功的業(yè)務就從資金池中劃扣。當然,推銷這些理財產品沒那么容易,因為畢竟不是銀行機構,讓客戶把錢交給你很難。因此網貸公司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高,遠遠高于銀行理財產品,往往“上鉤”的客戶都是一些老人。(朋友說到公司來辦簽約手續(xù)的老年人居多。)至于這些投資客戶的錢到底給了誰,他們是無從知曉的,他們只知道從這個公司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半年或者一年后能有多少收益。
線上投資人也有,但是占比非常少。
各個網貸平臺為了防止自己的客戶被挖走,因此貸款標關于客戶的介紹信息會非常保守,描述內容非常少,投資人根本無法通過線上來判斷客戶的資質到底怎么樣。那么誰愿意冒這么大的風險來投資?經過了解,我總結了以下三類主要的投資客戶:一類是有大量黑錢,到平臺上來洗白;第二類,有閑錢,沒有正式工作,想自己做項目獲得盈利;第三類就是在這個行業(yè)里混的,對于平臺的風吹草動很敏感,一旦發(fā)現(xiàn)不對勁就會撤走資金。而第一類是線上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單個客戶手上都有幾百萬的資金在平臺重復投資。
網貸平臺當然希望線上投資客越多越好,但是只要投資人資金安全問題不解決,這種想法是非常理想化的。
----貸款客戶從哪里來?
前面已提到,公司還會有一個貸款業(yè)務部門。這個部門通過電話銷售,陌生拜訪甚至通過發(fā)展渠道的方式來拓展貸款客戶。業(yè)務員負責收集貸款客戶的相關資質資料提交到公司的風控部門,由風控部門把控風險。客戶貸款資質OK的,貸款客戶(或者業(yè)務員幫助客戶)就會在公司的網貸平臺上發(fā)布一個貸款標。至于這個標是客戶來投還是由網貸公司的線下理財資金來投,讀者們應該很清楚了吧?
因此P2P借貸平臺只是一個方便公司走一個形式,證明自己是“清白”的,點對點交易,純屬虛構。
2、本金保障,暴露P2P網貸本質
目前大部分的網貸平臺都向投資者承諾,萬一投資者的投資項目發(fā)生了壞賬,由網貸平臺來墊付本金,這一點就違反了P2P的本質特征,也就是點對點交易。網貸平臺一旦參與本金保障,那名義上就是一家擔保公司。擔保公司的擔保金額不可以無限放大,而網貸平臺可以無限制的進行本金擔保。
當然了,網貸平臺愿意進行本金擔保,想象下平臺給他們帶來的利益驅動有多么大!據了解,目前大部分網貸平臺的毛利率高達20%-30%(個別網貸平臺除外,壞賬除外),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個平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