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包括順豐速運在內的4家快遞公司向國家郵政局提交了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牌照申請,這一舉動背后也與上海自貿區有關。據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門到門服務的國際快遞公司主要有EMS和四大國際快遞巨頭(DHL、TNT、FEDEX、UPS)。有統計表明,后面幾家壟斷了國際快遞業務超過70%的業務量。
有消息顯示順豐速運在不久前上線了一家電商網站“海購豐運”,針對的就是國際業務,而主要客戶群體就是“海淘族”。其操作流程為消費者在注冊后將免費獲取海外地址以及專有儲物箱號,可使用該地址和箱號在eBay、Groupon、Amazon等國外網站購物。順豐美國站工作人員將負責在當地驗貨簽收,在貨物入倉后將自動觸發電郵通知。順豐還將提供跨境運送和清關服務,并負責國內配送。
電商平臺多角度發力
跨境電商正在成為電商平臺角力的新戰場,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2012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萬億元。在國務院公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試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
現在國內從事跨境電商的平臺很多,典型的有阿里全球速賣通、敦煌網、蘭亭集勢、米蘭網、易唐網、MFG.com等。但他們主要是從事出口業務的跨境電商,做海外進口業務的跨境電商平臺數量有限。隨著上海自貿區的掛牌成立,預期今后從事海外進口業務的跨境電商網站將迎來發展高峰。
目前已經有兩家電商企業成為上海自貿區首批入駐企業,已獲得資格許可將在自貿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一家是跨境通電商平臺,一家是東方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近日 東方航空也對外表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東航物流現正在申請跨境電子商務牌照,相關程序正在進展之中,但目前尚無明確時間表。
沃爾瑪旗下電商網站“1號店”董事長于剛則對網易科技表示,1號店已在申報入駐上海自貿區。對于上海自貿區帶來的商機,他認為一是能夠直接帶來更多進口商品,二是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將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多利好。
但要入駐自貿區,企業也并非沒有顧慮,海淘類網站顯然不希望原來的自由空間被束縛,而阿里巴巴、京東方面也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自貿區攻略”。
在傳統交易之外,或許金融、投資方面的便利將更為電商平臺們所看重。上海自貿區并非以制造業和貨物貿易為對象、重點是海關監管、給予特殊政策和優惠政策的傳統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區,過去的出口加工區強調的是貿易便利化,現在自貿區強調的則是投資便利化,是在關境內打造一個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從特殊優惠政策環境變為全面公平競爭環境,從正面清單準入管理變為負面清單準入管理。
國務院批復的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對自貿區的要求是這樣表述的:“試驗區肩負著中國在新時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使命,是國家戰略需要!边@或許意味著現在多家電商平臺都在積極探索的金融之路會在上海自貿區扮演重要角色。
更值得關注的是阿里的上市問題,有消息顯示在上海自貿區內擬設立交易平臺允許外資公司IPO。阿里巴巴集團是注冊在開曼集團的外資公司,而中國政府仍對股市實施嚴格控制,不允許外國公司在中國發行股票。阿里巴巴在不做股權結構調整的前提下,并不符合登陸A股市場的要求。但是如果中國允許外資企業在上海自貿區發行股份,這將大大降低阿里巴巴集團在內地上市的門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