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以上陳述的,是立二拆四,真名楊秀宇,爾瑪互動營銷公司北京部的策劃總監。立二與網絡營銷界的“大師”浪兄、非常阿鋒、陳墨、芙蓉姐姐等,堪稱這個行業里的前輩。今天的網絡營銷界,正是這些前輩開創的天地。
2005年8月6日,是一個網絡營銷界的紀念日。按照包括央視等傳統媒體的說法,這一天,浪兄,真名楊軍,驅車到四川阿壩州理縣,偶然發現在門前公路邊坐著發呆的羌族姑娘爾瑪依娜,她的天然、脫俗讓浪兄大為傾倒。隨后,浪兄拍攝的幾組爾瑪照片上傳到互聯網,配以文字,被網友們譽為“天仙”……
這就是天仙MM的成名初期。
事實上,爾瑪依娜的真實身份以及她與浪兄的結識經過,一直備受質疑,甚至有媒體報道爾瑪實為一個演員。不過,立二很確信地說:“天仙MM是一個很孝順、很真實的女孩。”
無論如何,天仙MM火了,她與之前被互聯網炒起來的、靠“叛逆”、“性暗示”等手段出位的“木子美”、“二月丫頭”相比,絕對積極向上。
立二這樣描述天仙MM的成名原因:“成功的網絡營銷只有三類,一是情欲營銷,當然最為不齒;二是情緒營銷,配以極大反差,如鳳姐、芙蓉姐姐;三是情感營銷,配以弱勢群體、同情心與美女的組合,天仙MM就屬于這一類。”
事實上,立二的這段敘述,代表著網絡營銷的那個混沌時期。在行業初期,一切都是原點,成本低、起點低的個人炒作成為首選模式。盡管存在大眾道德觀、審美觀的譴責,但以個人炒作為核心的網絡營銷第一條產業鏈在今天依然盛行,天仙MM與鳳姐也實現了時空上的“穿越”。
在與浪兄結識之前,非常阿鋒是中國電力信息中心的主任,擅長程序設計;立二則干過軟件公司經理、廣告公司品牌經理,本身就對網絡營銷有一定研究。尤其是立二,他很自然地成了天仙MM的粉絲,后來一發不可收拾,加入粉絲團“納米”為天仙MM發帖、轉帖,過渡為“推手”。再后來,立二辭去工作,與浪兄、阿鋒成立“浪兄工作室”,正式成為網絡營銷界的第一代策劃人。
應該說,在“浪兄們”的起步時代,關注“項目”的首先還是傳統媒體,出場費養活著天仙MM,不過,“浪兄們”更進一步,他們把天仙MM引向商業,即“第一條產業鏈”的下端,進入公司化合作。
天仙MM的第一個客戶,是理縣政府,2005年9月她成為理縣旅游形象代言人;不久,她又代言了中國電信阿壩州分公司。
真正的大單,來自索愛。當時索愛急于推出“簡•銳”系列手機,面向低端市場,如果完全依靠傳統推廣模式,僅明星代言費就達數百萬元。天仙MM則不同,在網絡上擁有數百萬粉絲,被億萬市場受眾關注,但總要價只有70萬元,這絕對是一個天作之合。
天仙MM成為索愛手機代言人后,又成功代言了通貴竹地板,并向“藝人商業模式”發展,演電影、出唱片。立二表示,僅2006年天仙MM項目就帶來230萬元收入。至于內部分成,有業內人士透露浪兄工作室與天仙MM五五分成,浪兄又獨享工作室收益的六成。
2006年底,浪兄工作室將天仙MM簽給某影視公司。從此,天仙MM從一個羌族少女變成藝人明星,“浪兄們”也已經邁向新的階段。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3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