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立二應該得到相當于“一輛寶馬車”的收益,但事實上,“封殺王老吉”分文未賺。
這是為什么?
灰色一族
雖然爾瑪已是業內翹楚,但公眾對網絡營銷依然存有偏見,將其歸于“灰色一族”。
“封殺王老吉”之后,有多家網絡營銷機構聲稱對此負責。立二說:“這是業內常見亂象,一個成功的網絡營銷事件出現后,大家都會瘋搶是自己做的……主要是因為行規規定,對客戶要有兩年保密期。”
也許是打抱不平,有親近立二的粉絲在網上公開了爾瑪與王老吉方面的合約,“封殺王老吉”的底牌由此揭穿,寶馬車飛了。
事實上,網絡營銷界確實存在一種假冒偽劣的不良習氣。陳墨,被稱為中國最大的網絡公關公司創始人,提及他,人們都會談及芙蓉姐姐,認為他是芙蓉姐姐的幕后推手。不過立二卻有不同意見:“圈內人都知道陳墨與芙蓉姐姐沒有關系,實際上是謊言重復了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同時,芙蓉姐姐方面已經對記者表態:
“芙蓉不是陳墨推的,我們沒什么好澄清的,我們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網絡營銷界的競爭、瘋搶,給公眾以烏煙瘴氣的感覺,同時,目前盛行的道德觀點,也并不站在網絡營銷一方。
有網友認為,諸如“天仙MM”、“最美清潔工”等營銷事件,傷害了網民感情,實為“詐騙”;而諸如“芙蓉姐姐”和“鳳姐”這些角色,則完全是“敗壞社會風氣”。
暫且不談“敗壞論”,在記者看來,“詐騙論”實為“網絡自由論”的捍衛者。在純潔的“網絡衛士”看來,網絡不應摻雜過多“控制”與“商業”。
但是,沒有商業的控制,整個互聯網世界談何運營與發展?沒有商業的參與,全球實際上最大的廣告公司恐怕根本無法生存。事實也證明,網絡營銷在成本上較之傳統營銷具有巨大優勢,互聯網也必然是成本和利潤來投票的。
其實,中國網絡營銷更大的問題,是網絡打手的放肆,這才是網絡營銷負面形象的根源。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