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英國提供一種創業簽證,非歐盟創業者可以迅速移居英國開辦企業,但其余的雇員卻并不享有簡便的簽證政策。因此,美國的創業家可以很容易地移居倫敦,但要將他們的高級經理們帶到英國來就沒那么方便了。
你與硅谷公司和華爾街銀行都保持著聯系——你怎么看目前的市場變化?特別是在最近很多IPO股票上市后走低的情況下?
最近,在Allen and Company于美國太陽谷召開的會議上,我得以親眼見證了硅谷與華爾街之間的脫節,最近的科技股估值就是這種脫節的反映。出席太陽谷會議的頂尖硅谷創業者,像馬克•安德森、雷德•霍夫曼、馬克•扎克伯格、謝爾蓋•布林、蒂姆•庫克等等,都有這樣一種感覺,華爾街根本“不懂科技”。
硅谷領導人們感到不滿的是,像蘋果、谷歌這些公司的市盈率目前都處于歷史低位,特別是,如果剔除這些公司以驚人速度累積的現金之后,它們的市盈率會更低。比如,擁有1,00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情況下,為什么這些每年盈利增長20%的公司獲得的市盈率只有11倍?這在硅谷創業者看來完全沒有道理。他們說的有道理。
與此同時,出席太陽谷會議的一些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其中大部分總部都在紐約)的高管似乎來自另一個星球。就好像硅谷創業者來自火星,而華爾街投資者來自金星。華爾街投資者的反應是:“科技就是流行一時的風潮”,誰知道蘋果、谷歌的利潤增長能維持多久。他們現在看著Facebook,心里想的卻是接下來誰將是明日之星,就像當初Facebook超越Myspace一樣。硅谷創業者相信自己永遠地改變了世界,但華爾街看著他們說:“今天是你,明天就會冒出下一顆新星:蘋果,我們不會給你高市盈率。因為明天就會有人把你變成下一個諾基亞(Nokia),你的利潤率很快就會下降,你的創新精神也將消失殆盡!比A爾街說的也許沒錯。
很多創業者關注社交媒體初創公司——有很多重大的挑戰,沒有受到那么多關注——這種趨勢會繼續下去嗎?
社交媒體的吸引力在于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巨大業務,而且進入門檻相當低。想想雅虎(Yahoo)、谷歌、甚至Youtube起步時的投資規模吧,再把它們跟Instagram極低的啟動資金比比看。因此,創業者都夢想組建下一支12人團隊,打造一款應用軟件,然后在幾年內建立一家公司,再以10億美元的價格賣出去。但問題是,成百萬的人都擁有同樣的夢想,但卻只有12個人能美夢成真。
為iPhone和安卓手機開發應用軟件,還能培育出很多的10億美元級企業嗎?可能不會了,我同意,社會在這方面浪費了很多的聰明才智。社交媒體應用軟件領域已經擁擠不堪,很多企業都會倒閉。
你預計在大數據領域的創業活動會更活躍嗎?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全世界人均科技存儲信息能力幾乎每40個月就會翻番;截至2012年,每天有2.5百億億字節(2.5×1018) 的數據生成。它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包括如何存儲、處理、挖掘、分析和利用這么多數據。我個人認為,大數據領域需要的創新太多了。
有意思的是,Facebook除了能讓用戶及時了解到朋友的寵物剛剛過世和其他爆炸性社交新聞外,它為這個世界做出的一項最重要貢獻是Facebook作為一家公司處理大數據的能力,以及Facebook開放了手頭所有大數據技術的源代碼,給這個世界做出的貢獻。很多公司,像如今已是世界最大WiFi網絡的Fon都可以獲益于這些投資,也全部開放源代碼。
開放源代碼是一種合作理念,基本上發端于歐洲,后來得到了全球的追隨,如今全球一些最大的社交媒體公司大多數后臺都在運行開放源代碼軟件。這一點可以理解,如果你的數據庫是私有的,如果你是唯一一家對用戶和客戶設有密匙的公司。為什么不開放所有技術的源代碼,讓所有這些都能發揮作用?開放源代碼是一種合作理念,但實施開放源代碼本質上是非常資本主義的。像我在Index Ventures的投資伙伴以及其他很多投資者已大舉退出MySQL這樣的大數據公司。
大數據結合開放源代碼方式將產生重大的創新,創造可觀的價值。
最后一個問題,Facebook在歐洲的普及率很高,在亞洲也在取得進展。你對它的商業模式和擴張能力有什么看法?企業增速看來已經放緩,有些廣告客戶說,Facebook廣告不如搜索引擎廣告有效。
Facebook現在的狀況就像2004年的谷歌,能盈利但還不能大量盈利。Facebook需要微調廣告模式,它當前的廣告模式相當粗糙,不是不好,但還處在早期階段。我不認為現在是買進Facebook股票的好時機,因為大量內部人士的賣盤還在持續。但買進時機很快就會到來。我不認為Facebook是明日黃花。馬克•扎克伯格是當今的天才CEO之一,Facebook將繼續走下去。扎克伯格有能力破解下一個難題,也就是移動平臺的貨幣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