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濟南市工商局宣布,推出12項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著力推動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為鼓勵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濟南市工商局放寬了企業登記條件,今后將支持注冊資本300萬元以上的企業冠“山東”行政區劃名稱。按原有規定,要冠“山東”行政區劃名稱,國有、集體企業的注冊資本要求在300萬元以上,私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要求在1000萬元以上。而新措施統一規定所有市場主體冠“山東”行政區劃名稱注冊資本一律降至300萬元。這意味著在注冊資本這一“門檻”上,國企、私企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取消了政策差異,降低了中小企業創業門檻,為私營企業提高競爭力,開拓省內外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除此之外,新措施積極降低企業準入門檻,放寬注冊資本要求。設立注冊資本50萬元(含)以下的內資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除外),申請人(股東)如有確實困難,難以在三個月內繳足首期注冊資本的,可允許在兩年內與后期出資一并繳足。濟南市工商鼓勵高校畢業生、科技工作者、回國留學人員依法以知識產權等非貨幣形式評估作價出資創辦企業(一人有限公司除外),支持以不需要辦理權屬登記的自有技術作為公司股東的首期出資,并允許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作為CYE投資主體設立公司。為提高小微企業審批效能,濟南市還將實行小微企業登記注冊、年檢一人審核制。“我市小微企業存在總量不足、后勁不強,貢獻能力不高等問題。”濟南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所以現在開始要支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工商職能優勢,加大政策引導,落實服務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相關鏈接
一年兩成小微消失 從濟南市工商部門了解到,目前企業年檢已經結束,具體數據正在統計中。從去年企業年檢情況來看,新設立的小微企業共14804戶,實際參加年檢的企業數為12359戶。也就是說,共有2445戶小微企業沒有參加年檢,一年時間近兩成小微企業消失。對小微企業來說,一般存活時間為3年左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