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論壇:中國的創業投資發展大勢實錄
“2008(第四屆)中國創投融資發展高層論壇暨2008(第二期)中國創業投資價值榜啟幕”在北京隆重召開。新浪財經全程直播本次論壇。以下為“圓桌論壇:中國的創業投資發展大勢”的實錄。
梁英杰:
匯豐在中國投資的20年,中國是重點投資的地方。我就順序請各位自我介紹一下。
劉畵:
我是達晨創投劉畵,我們達晨創投是一個本土的風險投資公司,在深圳注冊八年了,目前投了35個案例,管理資金20億人民幣左右,謝謝。
李雪剛:
我們也算是在中國參與風險投資比較早的一批基金了,我們主要是做四個境外的基金。
麥世澤:
我們在中國投資了三年多,也投了20多個項目,其中第一家醫療設備公司是我們投資的,另外有一個叫湖南衛星儀表做電表的,后來在湖南上市也是我們投資的,我本人也是創投行業的老兵了,做了十幾年了。我服務的公司也在境內募集人民幣基金,所以今天也是來學習的,謝謝各位。
宋安瀾:
我是軟銀中國的合伙人,軟銀是2000年開始在中國做投資的,現在已經開始管理了第三個基金,從第一個基金開始也投了一些比較大的項目,包括阿里巴巴、淘寶、分眾傳媒等等,總的回報這幾年也是非常不錯的,謝謝大家。
梁英杰:
今天大會給我們的話題是有一點兒回顧、有一點兒展望,我們先做一個回顧,回顧就是說究竟我們中國做創投、做PE這個行業,在過去十多年有什么變化?現在的投資機會跟過去比較有什么變化?我先拋磚引玉講一講我個人的經驗,請各位講者去發揮一下自己的經驗。我在PE行業也做了10多年的時間,過去PE行業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民營企業,所以你能投資的企業不多,最主要還是投資到一些合資企業里面去,然后臺灣股東、香港股東的民營企業。要投資民營企業難度比較高,有的是規模比較小,創始人的經驗不足,管理上不足,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是早年的一些事情。所以說民營企業的投資可能也是過去十年、八年的,我過去感覺這十年、八年也變化很大。大家都是趕緊去找一些民營企業去投資,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可能這個問題我也想請教一下在場的嘉賓,我們先請麥世澤先生,你講一講過去投資的經驗和機會,你覺得現在的集會游什么不同?
麥世澤:
梁先生剛才講了十多年來,國有跟民營的區別,因為從行業方面,我想我們也見過了好幾波了,如果嚴格來講,剛才講他是最早一批了,1992、1993年開始在中國做創業風險投資,前期我也投一些,我也是那個年代的。我們跟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比方說當年有機會投中國合資的國有企業,當年有一些行業,比方說家電行業像科隆什么,在行業里面比較領頭羊了。還有一個流行的跟跨國企業搞合資,當年有一些跨國企業有理論、技術、市場。我們跟跨國企業搞合資的成功的經驗不多。因為首先大家的目標不一樣,我們創投需要退出,他們不一定退出,他們老外管理到中國來不一定能適應,水土不服的有很多。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1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