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本土做風險投資的感覺,中國的機會,主要是立足于本土推出,退出渠道越多越好,但是在某種角度來上說,本土退出跟境外退出兼容應該是一種趨勢。比如說以本土退出為主,還應該考慮到在境外退出的渠道,而不要認為自己是本土的非要在本土退出,我覺得思想可以開放一點兒,有些東西要兼容一點兒,這個可能趨勢會更好一些,謝謝。
梁英杰:
我們回到這個話題的下半部,我們展望一下我們未來的投資機會。已經點名過去的行業,比如說IT半導體,這些行業不一定是我們未來的重點了,未來我們的重點也提到一些消費品。但是具體是哪一些行業,過去我們看的商業計劃書會比較多一些,具體哪一個行業會更關注一些,我們請脈先生開始。
麥世澤:
我們是跟著宏觀經濟的發展,宋總提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城市化。城市化需要什么呢?衣食住行,大家搬到城市首先要住,我們不一定投房地產,可以投家居設備、地板等等。很多的人買了汽車,我們汽車生產是很大的投入,我們可以投汽車零部件、社會保險。現在很多的是理財。我們金融行業不一定是銀行,還有保險、還有理財,還有很多的金融服務。現在穿的大家多要品牌了,現在體育用品不一定是洋品牌,可能是李寧了,穿的鞋子可能也是國內的鞋子了,這幾個主題總有一些投資機會。
梁英杰:
宋先生再講一講。
宋安瀾:
我們的還是技術加其他,就是剛才我說的,我們投資的要素沒有變,我們希望能夠投必須的行業。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在第一個基金里面投的是阿里巴巴,那個時候我們覺得阿里巴巴的確是國內中小企業必須要有這么一個東西來做,所以那個時候的確是必須的。好在我們新的基金里面,我們再舉例,我們投了一家叫萬國數據的,它是做災難備份的,我一提這個你應該知道它的必要性,災難備份確實是非常需要的,中間有這么幾個說法。國內現在IT系統的發展是非常快的,原來的分散系統都是集中化的。在系統集中的情況下,你如果沒有備份的話,一個地震或者一個炸彈過來,你的系統壞了怎么辦?有可能全軍覆沒。這實際上我們投的這家叫萬國數據公司,它最早的發展的一個契機就是當時美國911的爆炸,完了以后當時大家也注意到,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領域,就開始做了,他們是國內第一個做災難備份的,目前還是第一。尤其是現在由于發展,大家意識到災難備份是對于我們整個系統是一個非常必要的一個東西。所以我覺得像這樣。我舉這個例子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投資的情況下雖然有不同的領域,但是關鍵是要注意它對于我們以后的發展是一個必要的東西。
梁英杰:
李先生你最近看的哪些行業比較關心。
李雪剛:
剛才提到我們現在跟我們前幾年投資在領域上有所擴大了,當然這個擴大也是隨著整個國家的經濟的發展以及現在形勢的改變,我們也做出相應的反映。比如說剛才也提到,我們早中期的基金,我們的范圍是比以前逐步擴開一點兒,不僅僅是在TMT,比如說在新的能源、新的材料、新的快速發展的一些傳統行業的優秀企業。當然這里面也不是說什么東西我們都去投,畢竟我們還是一個VC。所以我們在投資,盡管我們的行業可能比原來寬了一些,但是我們基本上還是有一個把握到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我們投資的企業,它一定有它自己獨特的地方,它一定能夠為這個行業里面帶來一種新的應用,或者說開展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或者是提供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它能夠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個創新的效果這樣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去復制別人的這樣的企業。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企業可能他今天做得好,也許明天就沒有辦法支撐下去,因為他沒有創新的東西,在他自己創新的經營模式、產品的方向或者服務內容,沒有一種創新的元素在里面的話,它未來的持續成長就缺少一種根本的源泉。所以盡管我們的面擴寬了,但是我們在看這個企業的時候還是非常挑剔的,還是有一定的原則。我們最近也在看一些企業。像我們最近國家或者全球都遇到一些能源的危機,前一段時間有做太陽能、風能,很多VC有投資。我們的一些資源型的項目。因為這些資源的消耗,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是大量地消耗,而且這個成本越來越高,怎么樣能夠找到一些替代的物資,使得我們本來比較緊缺的資源能夠得到替換,使得我們本來用一種材料做的事兒,能夠用另外一種材料字,效率更高、消耗的能源越少,我們對于這樣的項目也是非常關注。因為我們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是希望賺錢,賺錢是一回事兒,另外有一種愉快的感覺,我們至少是為了活著的地球和社會做貢獻,我們減少我們資源大量的消耗,我們在提高我們資源的使用效率,這一點上我覺得不亞于能賺錢的快樂。謝謝。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