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一下,我并沒有任何的內幕消息,也沒有超凡的預知未來的能力,但通過觀察蘋果產品的發展歷程,多少可以看到其未來的大致走向。個人認為蘋果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將主要側重以下六方面,按優先級從高到低依次為:地圖、iCloud服務、支付、電視、搜索和汽車。
1. 地圖服務
當iPhone首次發布時,因其地圖設計師采用了Google的原始技術,喬布斯曾將iPhone地圖稱為地球上最好的Google Maps版本。四年后,你很難想象如此核心的移動體驗竟然仍依賴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希望蘋果公司能認識到這一點,并盡快填補地圖體驗可用性差的不足。目前,蘋果產品地圖上的Google標志僅位于左下角,并有逐步被取代的趨勢,而iPhone和iPad上的Safari地圖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 iCloud服務
將文件、照片、視頻視同于其他類似的“購買”媒體(指來自iTunes 的iBooks、音樂、電影、電視劇等),隨著OS X演化過程中而逐步加強的文件系統,MobileMe的碼頭同步等粗略想法,這種種種方面相加而催生的整合性服務將最終淘汰像Dropbox這樣的“魔力文件夾”供應商。Dropbox確實也不錯,但它不可能符合蘋果公司深度OS整合的需要。
iCloud服務對客戶十分有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戶硬盤驅動器崩潰了,仍可通過鏈接重新下載到過去他在iTunes上購買的所有音樂。
3. 支付
讓手機成為你的信用卡。蘋果當然不會取代Visa或Mastercard,但憑借其方便的支付渠道足以取代以簡易用戶為目標群的品牌卡。Google錢包在這方面已經搶先一步,但有可能會像Microsoft Surface一樣,心有余而力不足。
4. 電視
最近我買了蘋果的新款Thunderbolt顯示器,超大的屏幕簡直成了客廳殺手。雖然硬件的美觀度幾乎可以和三星C9000像媲美,但軟件、界面等都很普通,開機時間比iPad長5-10秒,電視的整體效果實在不怎樣。不過,蘋果一向善于在別人已經做爛的領域給人驚喜,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介于目前電視的不景氣,蘋果進軍電視領域極具戰略意義。正如專家預測的那樣,人們對臺式電腦的需求正在不斷下降,后PC生態系統正在悄然崛起——觸摸、電池續航能力、移動應用、互聯網接入普及、閃存等。推出一款融合后PC生態系統,外形類似iMac的電視,不失為蘋果未來再一次引爆用戶體驗的殺手锏。
5. 搜索
在一開始談地圖的時候我其實也在暗示,蘋果不可能把搜索押寶在Google這樣的競爭對手身上。對于Google而言,其危機不是來自于那些跟著Google做搜索、界面簡潔的搜索網站,而是來自于完全不同的搜索界面和內容。Google的搜索結果中存在許多我們不需要的信息,如果蘋果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搜索,將用戶位置、搜索結果界面、地圖應用以及下一代搜索界面(如Siri)的輸入相結合,將徹底改變參與規則。
6. 汽車
這可能更為遙遠,但我認為是極有可能的事。開車時,用戶可通過Siri和Apple Maps進行語音控制搜索,這將為豐富的交互式體驗解放雙手。有車族正在使他們的iPhone/iPod整合得越來越好,如將媒體、搜索、導航等各項車內體驗需求進行完美“聯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