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本是義烏圣誕用品訂貨旺季,但今年遭遇“寒流”。即使與去年相比,歐洲訂單下滑依然明顯。
盡管義烏上半年外貿同比增長21% ,但“義烏小商品指數”連續4個月低于“枯榮線”,義烏不少企業主已經放棄低端產品價格站的一貫策略,開始謀求轉型升級,等待市場回暖。
去庫存壓力大
7月2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義烏小商品城采訪發現,部分商戶戶主無所事事,靠玩游戲、看視頻打發時光,有的兩三天沒有一筆生意成交。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義烏江東貨運市場看到,往日運營繁忙的貨運市場顯得冷清許多。根據義烏運貨市場提供數據顯示,6月份,義烏江東、江北兩大貨運市場完成運貨量236795噸,環比下跌8.44%,進場車輛13303輛,環比減少7.68%,
一家義烏運至南昌的運輸線路17.5米車型,5月份發車頻率1車/天,6月需要2.5天才能發一車。
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多位攤主,他們認為今年上半年與往年生意最好時相比,訂單下滑三成以上。
36歲來自江蘇的商戶陳文軍說,“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與前兩年虛假繁榮有關,2010年很多訂單來不及生產,企業紛紛擴張,導致產能過剩,現在都在擠泡沫。”他認為到明年下半年,義烏小商品城的銷售才會逐漸復蘇。
“從2010年的廣交會,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陳文軍說,今年春季廣交會人氣很淡,在歷來“人滿為患”的廣交會,今年不再擁擠,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陳文軍說,今年義烏市場的庫存比較嚴重,所以補貨量比往年有所減少。今年歐洲經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當地人都在節衣縮食,在禮品采購方面更加精打細算,因此,今年總體上義烏圣誕用品出口會有所下降。
做五金的商戶傅子金說,沒法跟去年比,歐洲訂單下滑最明顯,做了近10年生意,感覺今年最難了。“以往這個時間,后面兩個月的訂單早已安排滿滿的了,兩三個集裝箱的訂貨量都有了,今年有一個集裝箱的訂貨量就不錯了。而且對方會把價格咬得很死,商戶利潤所剩無幾。”
但今年義烏小商品城的客戶也出現新的變化,新興市場國家成為采購的生力軍,來自非洲的客戶咨詢得比較多,但非洲客戶砍價比較厲害,比較喜歡低端的產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