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離開了在MTV的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當年的音樂電視臺(Music Television)現在已改名為A&E網絡電視臺。我離職的原因只有一個:去為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工作。柯林斯是位非常成功的高管,他向我腦中灌輸大量智慧,同時用他灑脫的愛爾蘭式幽默感讓我保持輕松。有一天,他對我說:
“奧吉,記住,人人有上司。副總裁向總裁報告,總裁向首席執行官報告。首席執行官向董事長報告,而董事長向自己的妻子報告。每個人都有老板。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那么你還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追隨者。”
據我的導師、IBM高管學校(IBM Executive School)主任路易·莫布里(Louis Mobley)說,愛因斯坦遠遠不止是重塑了物理學。人類不再只是被動的齒輪,在牛頓的機械機器里受到因和果的鐵輪驅動。相反,我們都是有意識的智能體(agent),想想我們自己,既能引起改變也能受改變驅使。愛因斯坦的宇宙是一個由反饋回路組成的流動空間,因果可以互換且常常難以區分。媒體引導公共輿論抑或只是反映它?父母創造孩子還是孩子塑造父母?消費者是營銷的倒霉受害者,抑或營銷人員是善變消費者的倒霉受害者?
在領導力問題上,愛因斯坦的革命意味著,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舊有的鮮明區別已不復存在。國王與臣民、貴族與努力、老板與“打工仔”之間的這種鮮明界限已經消失。我們經常在一天內多次在領導者和追隨者的身份之間轉換,做一名優秀的追隨者與做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對于獲得成功同樣重要。
優秀的追隨者通過領導的方式追隨,以下是做到這一點的11種方法。
1) 優秀的追隨者把握主動權:
領導說“跳!”,下屬問“跳多高?”這樣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的領導者迫切需要能帶來新想法的追隨者,而不是被動的工蜂式員工,等著領導者告訴自己做什么。優秀的追隨者會說,“我認為我們應該這樣做”,而不是“你想要我做什么?”
2) 優秀的追隨者自己創造工作:
柯林斯教給我了一種模式,適用于我所經歷的每份新工作。迅速行動,從而可以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確定我能達到的量化目標。然后我會擬定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并每周進行報告。但最重要的是,我總是在上司找我要計劃之前就拿出了我的計劃。我用這種方式表明,我可以領導自己。制定自己工作的附帶好處就是獲得自主權,將工作變成樂趣。
3) 優秀的追隨者具有可塑性:
一次,柯林斯與我分享了一個“秘訣”。他不會隨身攜帶筆記本,而是將一張紙折成三截,放在夾克胸前的口袋里來做筆記。我忠實地模仿了他,但在離開公司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再帶著那張該死的紙。看起來我或許只是在假模假樣地迎合他,但我有一個更崇高的目標。我想要向柯林斯證明,我有可塑性。我用一件小事來表明自己在大事上有可塑性。
4) 優秀的追隨者先行一步:
電視劇《野戰醫院》(M*A*S*H)中最幽默的片段之一是下士“雷達”(Radar)奧萊利(O Reilly)不斷搶在布雷克上校(Col. Blake)和已故的波特上校(Col. Potter)下達命令前就已執行。他們還沒開口,“雷達”就向他們保證,無論他們想要做什么,都已經完成。與“雷達”相似,優秀的追隨者總是領先上司一步,他們會主動發問:“如果我是自己的上司,我接下來想干什么?”在MTV時,我有一位23歲的銷售助理,名叫雪莉·戈特利布(Sheri Gottlieb),她十分優秀,以至于數周內,我收件箱中90%的工作都直接轉發給她,而且只告訴她“雪莉,請處理”。像“雷達”一樣——很快而且不是在被要求的情況下——她在大多數辦公工作到達我的辦公桌之前就攔截了它們。毫無意外,雪莉很快就從“低級秘書”升職為副總裁。
5) 優秀的追隨者是優秀的溝通者:
如果你的上司得問你要工作進度報告,那么你就是個失敗的追隨者。優秀的領導者是十足的操心人士。優秀的追隨者會通過積極進行書面溝通來預先制止擔憂。如果你不溝通,上司很自然地會擔心你在隱瞞壞消息。此外,人們認為主動提供的信息比要求得來的信息更加可信。溝通欠佳的人始終發現自己在辯護,且永遠不知道為什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