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存空間
為什么要轉型?因為按原來的做法是死路一條。不光是無線互聯網,如果看整個互聯網,你會發現一個什么特色呢?
2012年大公司都紛紛想清楚了。這也得虧于周鴻祎。周鴻祎雖然教大家創業,但真正幫到的不是創業者,而是把創業者以前的機會都堵住了,為什么?周鴻祎好比是互聯網行業的鯰魚。我相信沒有3Q大戰就不會有微信。它讓馬化騰事后想清楚了:與其讓你顛覆我,不如自我顛覆,之后才會有微信,以及對微信強大的支持,也才會有今天。另外,李彥宏前段時間給內部員工發了封信說要培養狼性,為什么?因為被周鴻祎咬了一口。
大公司醒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某個領域但凡大公司能想得到的或者其實人人都想得明白的事,大公司一個部門就能做了,為什么讓創業者去干?很多領域都是這樣。
視頻領域。優酷土豆除非投靠誰,否則獨立支持會碰到很多大公司的阻擊,一個是百度,還有騰訊視頻今年也在發力。還有搜索戰爭,其實就是流量爭奪,從這一點來講,360和百度打的仗與360和小米打的仗沒有區別,都是搶流量,360眼饞小米的流量也推出手機。
團購(O2O)領域。拉手網吳波今年只做董事長不做CEO,但是美團的王興據說還不錯,其他人不太好,但聚劃算起來了。微信上做O2O也很猛。很多以前是創業機會的,漸漸到2012年為止,變成創業者給大公司探路——創業者辛辛苦苦做出來一個東西,大公司一想這樣做行,就用一個部門把它做了吧,所有的創業公司就都沒戲了。
社交領域。基本都剩下大公司了。但是我們海銀資本投了一堆社交企業。為什么只有大公司的機會我們反倒去投資,道理很簡單,因為這類大的社交公司是平臺型的,我不相信新浪能把各個行業都做了,它只能做一個平臺。因而,借助這個平臺,每個垂直行業反而有新的社交機會可以做大,看似沒機會反倒最有機會,這個機會在今年會凸顯出來。
2013年下半年社交的機會會凸現,但是實際上現在做勉勉強強還能趕得上,甚至都已經有點晚了,為什么?我們其實前年底就布了一堆社交的局。
無線互聯網領域。我們認為今年是無線布局最好的時間。不是說會多么熱,出現多么大的公司,而是說2013年布局,2014、2015年慢慢會有一些公司起來。等到2015年別人說你看這個業務很好,我應該做,那也晚了,所以布局一定要提前一兩年。為什么這么說今年是無線布局最好的時間?因為今年是無線的大低谷。
對于互聯網,大公司已經看透,你如果還想用傳統常規做法創業,門都沒有,一個部門就把你封殺掉,VC也不會支持你。無線互聯網也已經被看透了。為什么無線互聯網出不來大的,因為你用傳統模式玩的,大公司已經看透了。
什么是傳統模式?有幾條路,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一個是門戶。互聯網做門戶賺錢,無線互聯網門戶能賺錢,大家沒想到嗎? 3G門戶做了很多年現在也在轉型,趕上過去時機不對,就是兩條線爭奪:一個是瀏覽器,另一個是App。現在App占上風,繼續挺下去的話,瀏覽器還會回潮。但是,問題是瀏覽器回潮之后是不是做瀏覽器做門戶就能玩大,很難講。當然UC也是靠瀏覽器。但是瀏覽器和門戶,到最后很難確定誰是能夠長久競爭的,因為可替代性太強。技術一更新,您就沒用了。做門戶這條路充滿艱辛,而且有做了這么多年這么大的還沒解決生存問題,那些第四名做門戶或者第四名做瀏覽器的基本就很難了。
第二是做App Store(第三方應用市場)。App Store未來一定屬于平臺本身,蘋果做沒有問題,現在安卓也做App Store,中國之所以越沒進來不就一個政策問題,要不然輪得到別人做嗎?
數字時代全部是數字化的時候,它是沒有物理空間的,所以你做一個沃爾瑪和做一個7—11是一樣大的,當然沃爾瑪更有吸引力,在沃爾瑪旁邊開一個7—11就可以了。App Store也沒戲。
第三是其它大流量的,包括百度的搜索,百度收購點心也是為了流量。大流量一般屬于誰?屬于現有平臺型公司,包括360和網銀會有流量,因為殺毒。現成的大平臺已經掌握了流量的,才會有流量,你從零起把流量攥在自己手里,這個顯然不太可能。
傳統常規的路數不光互聯網大巨頭們都想明白了,無線互聯網大家也想明白了,那你還想按老路創業可能嗎?不可能。
過去很多人創業成功,我們一點不羨慕,因為大家一開始不太懂,他們是大公司的漏網之魚。因為大公司不懂這個規則,覺得你創業就合適,我就懶得去做,那是幸運。創業本來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還靠賭博,幸運去生活的話,太危險了。所以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雷軍就是把事情想清楚了,臺風來了豬都會飛,先研究臺風在哪兒,我往那兒站,這是一個更理智的態度。無線互聯網如果您還用賣傻力氣,用老IT民工的打法,看一個業務好,就玩命往深了做,未來可想而知。因為你賣傻力氣拍腦門出來的業務,別人也能拍,最后的出路無外乎小的時候大公司懶得理你,等你做大了就成了大公司的靶子,把你干掉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