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對軍火貿易的管制異常嚴厲,禁絕了私人成為軍火商的可能。即便是國有企業,要想獲得從事軍品貿易的資格,也要獲得軍品出口主管部門(國防科工局和總裝備部)的審批,中國官方從未正式對外公布過獲得資質的企業的名字和背景。
不過,2010年,在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共同舉辦的“中美出口管制中的政企關系研討會”上,國防科工委國際合作司一位官員曾透露,目前共有10家中國公司獲得軍品出口授權。
但即使是這些擁有了軍品貿易權限的公司,要完成一筆軍貿訂單,也要經過“三報三批”的復雜手續。
據上述官員介紹,按照規定,武器裝備及相關技術首次向國外推銷前,必須辦理產品的立項審批手續,產品立項由國防科工局審,與總裝會商后批,重大項目須報國務院、中央軍委審批,這是第一步。獲得立項批準后,軍貿公司可在國外推銷相關產品,尋到目的客戶后,須向國防科工委提出項目出口申請,這是第二步。項目獲得批準后,軍貿公司可以對外簽訂軍品出口合同,出口合同獲批準后方可生效,這是第三步。軍品報關出口前,軍貿公司憑出口合同批準文件向國防科工局申領軍品出口許可證,作為通關憑證。海關憑許可證驗放出口產品。
中國法律還明確要求,在簽訂軍貿產品配套合同外,供需雙方簽訂配套產品訂貨合同后,需請駐供需雙方軍事代表機構在合同文本上簽字鑒章。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通過上述層層審批,2007年到2008年間,在中國組裝的第一批8架“梟龍”戰機陸續交付巴基斯坦空軍。按照巴基斯坦空軍上將蘇萊曼的安排,“梟龍”被裝配到空軍第26戰斗機中隊,用以對付巴國北部的塔利班武裝分子。
除了購買整機,根據協議,中國還向巴基斯坦出口技術,協助巴基斯坦建設自己的梟龍生產線。
據新華社報道,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北郊,有一排墨綠色的廠房,兩層樓高,綿延數公里。廠區內,幾乎是兩三百米就有一個崗哨,身著作戰迷彩的巴基斯坦陸軍士兵負責警衛,這就是巴基斯坦航空工業聯合體卡姆拉工廠。2012年,二十多架“梟龍”戰機從這里飛出去。目前,超過六成的“梟龍”機體結構和多數航電設備也在這里生產。
2009年10月25日,第一架在巴基斯坦完成總裝工作的“梟龍SP03”飛機被正式推出總裝車間交付,開始試飛站工作。
為開拓市場,中航技在巴基斯坦設有代表處,作為其遍布全球的“總部-地區處-代表處”三級銷售網絡的節點之一,中航技駐巴基斯坦代表處是中國航空工業最早成立的駐外機構之一,也是該公司目前規模最大的駐外機構。據《中國航空報》報道,除代表處總代表高巖生于1977年之外,全是清一色的“80后”。
三國軍售大戰
中航技將全球軍貿市場按地域分為6大類,在政治需要大于經濟需要的傳統市場之外,還開辟了諸多新興市場: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國等亞洲國家,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南美國家。
盡管全球武裝沖突的規模和次數均在下降,世界軍火貿易交易卻仍大幅增長。這門“出售死亡”的生意,導致軍火貿易往往在雙邊秘密狀態下進行。通常,沒有公開的招投標,連簽字和銷售儀式都是保密的。
因此,形形色色的防務展、航空展便成了軍火買賣雙方為數不多的公開平臺。2010年,時任中航國際事務部部長的陳灌軍在接受《中國航空報》記者采訪時稱,參加各大航展,是開拓國際市場很有效的方式。
量產以來,“梟龍”這一明星產品已頻頻在各類防務展覽亮相,以尋找巴基斯坦之外的新買家。
2010年7月19日,兩架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機參加英國范保羅國際航展,作為地面展示,“梟龍”首次公開亮相。4個月后,“梟龍”的身影又出現在中國珠海國際航展,并首次對外做了飛行表演。2011年,“梟龍”又陸續參加了土耳其伊茲密爾航展和阿聯酋迪拜航展,均進行了空中特技飛行表演,以吸引世界買家的眼光Cye.com.cn。
中航集團銷售人員武城和同事1998年第一次參加在馬來西亞舉辦的亞洲防務展,他的感受是“西方國家銷售的是飛機,我們銷售的是飛行配件,就像在豪華商場里擺地攤”。但十年后再赴亞洲防務展,他有了很多信心,這是“梟龍”帶來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