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發(fā)家
把媽媽送回湖南老家后,5月22日這天,高燃從長沙直飛廣州,以Mysee總裁的身份,處理下屬蔡衡“解決不了的問題”,與網易廣州方面的高層見面,商談一項合作計劃。
這之前,媽媽在北京高燃租的房子住了三個月,做他愛吃的家鄉(xiāng)菜,每晚12點鐘打電話提醒他下班,本來媽媽說,不看到高燃找著女朋友就不回湖南,可高燃“忙死了”,公司里的每一天都很關鍵,“沒時間戀愛”,于是帶著千百個不放心的媽媽還是走了,臨走只留下兩個囑咐:多睡覺,少喝酒。
高燃的“空窗期”持續(xù)半年了。在媽媽陪著的這段時間,他不覺得孤獨。江湖傳聞,高燃之所以選擇創(chuàng)業(yè)是因為愛情,當時女友在廣州工作,在京穗愛情線上飛來飛去,經濟壓力讓他想到給自己打工。對這個說法,高燃的反應是:“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有個很大的理想。不想一生走的路,一眼就看得到頭”。
5月23日中午,深圳一家茶藝館,在等尖椒炒蛋飯的時候,高燃從襯衫口袋里夾出十幾張名片。他一張張翻過去:“這個哥們兒喜歡格非,這個總編是我的老鄉(xiāng)……”他在回憶這兩天見過的人,場景再現有助于加深記憶。對于手里的每一張名片,高燃都用他超強的記憶力還原出相見的過程及當事人的聲音和容貌。
“每個人都要照顧到,很多事情都要平衡,又要做得不過分。”沒有任何“背景”的農村孩子高燃,在鋪設人脈網時花了許多心思。
1998年,高燃有半年在東莞樟木頭的一家廠里打工,那時他是中專畢業(yè)。半年后,他考上清華大學時,村里有鄉(xiāng)親激動地評論:“高燃將來肯定能當中央委員!”要知道,他讀的學校15年沒出過清華北大的學生,村里人都以為讀了清華就能像胡錦濤一樣當大官。
因為家境,家人幫他選擇讀了中專,工作了,他還是想選擇讀大學。“你看到中專生和清華畢業(yè)生,感覺不一樣的。”高燃這樣輕飄飄地一語帶過他考清華前受的觸動。
2003年,陰差陽錯地,高燃錯過了南方報業(yè)集團的最后一輪面試,后來他在《經濟觀察報》做了財經記者,還被報社評為當年最佳新記者。
8個月的記者生涯后,大學里對財經、IT一竅不通的高燃縱身到IT界創(chuàng)業(yè)了。他有的除了熱情,就是積累的人際關系,別人都好奇:“高燃才多少時間,怎么認識這么多人。”高燃自己知道,那些挺好的關系,都是“真的好”。正是這張人脈網里的清華校友,幫他現在的公司融入了一筆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一下子身價上了千萬,兩個月后,身價還將上億。
霸蠻,即使你不懂湖南方言,也能從字面上感受到這個詞所傳達的張揚氣勢,形容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高燃對這個詞有另一種注解:霸是執(zhí)著,蠻是勇氣。在5月14日央視播出的《對話》節(jié)目里,他總結了自己這個特點,現在又反復說起,像要給自己貼牢標簽。
關于高燃電梯里堵雅虎創(chuàng)始人楊致遠遞計劃書的事情,幾乎知道他的人都聽說過。盡管兩年后的今天,高燃也覺得那種行為“有點唐突”。2004年春天,當當網、卓越網也跟春筍似的冒頭,高燃也想蹚一回電子商務的水,他寫了一份商業(yè)計劃書,打算尋找可以提供創(chuàng)業(yè)資金的人。還是記者的高燃,在北京一家飯店的電梯里有預謀地“偶遇”到了楊致遠,電梯里只有兩人,高燃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計劃書遞上,但并沒有下文。
接下來,高燃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出現了。江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他在長春參加一個會議時,見著了站一夜火車來遞計劃書的高燃。蔣錫培投給了高燃100萬,高燃的電子商務計劃沒把這筆投入燒出個所以然。他開始選擇另外一些項目,這時清華的同學鄧迪琢磨出了P2P流媒體傳輸技術的應用,可以讓一部片子的視頻直播成本從7元錢降到7分錢,2005年2月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并在6月將各自的公司合并,專做視頻直播的Mysee誕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