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tailors不負責襯衫的生產加工。除了推廣品牌,他們只需要上門量體,然后將數據按照固定格式傳給生產廠即可;除此以外,Beyondtailors會采購布料和紐扣,根據需要送到服裝加工廠。
“為什么時裝發布會總是提前兩個季度舉行?因為從設計、畫圖到打版、裁剪需要重復多次,而面料的定織定染有時要提前三個月預訂。不管是像雅戈爾這樣的服裝集團,還是路邊的成衣定制店,都存在這個問題。”董路說。
在Beyondtailors,用戶在網上看到的所有布料都是現成的,在創業的初始階段,董路精選了紡織廠和成衣生產廠的資源。現在要做的,是要把這些資源最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對定制和直銷而言,難點并不在戰略,而在于生產流程上的優化。戴爾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完善的網絡管理系統、由供應商們組成的配件供應中心以及被稱為“細胞”的生產單元實現了信息傳遞、配件組織和生產過程的高效率,步步緊扣,銜接有序。
由于沒有倉庫,為了保證與配件供應商的緊密聯系,戴爾建立了一整套網絡管理系統,供應商們則聯合成立了配件供應中心。戴爾只要通過網絡發出指令,所需配件的數量、規格、型號、裝配和運輸全都按照電腦的安排精確運行,每道工序之間嚴絲合縫。供應商們通過配件供應中心,就可以迅速組織運貨到裝配廠。戴爾發現客戶對某種配件需求量增大,也可以立即通知供應商,增加產量。戴爾用多少,配件廠商就供多少,減少了生產過剩的情況。
對Beyondtailors來說,這種精密的供應鏈管理也同樣重要。作為整個供應鏈條的中心,Beyondtailors需要為自身、供貨商以及生產商制定一套規則,并把這套規則嚴格執行下去。在最初尋找制衣廠時,董路就定了三個標準:第一,質量過硬;第二,距離北京近;第三,愿意靈活地重組流程。很快,Beyondtailors就要迎來ERP系統了。董路對這部分極為看重,他很清楚,這個環節的成敗幾乎可以決定Beyondtailors的未來。
“未來的Beyondtailors將變成一個數據庫。”董路說。最近,上海的PPG公司依靠目錄營銷和互聯網已經走出了這樣的趨勢。雖然PPG主要業務是標準襯衣制作,而Beyondtailors是定制襯衫,但兩者都沒有生產部分、庫存很少,而且分析并挖掘數據、主動營銷的理念是一樣的。
“當客戶有過一次定制經驗后,我們會把他的數據輸入到數據庫中,當這個客戶希望再次定制,只要直接在互聯網上登錄并直接提交訂單就行。”董路說,“整合供應鏈和客戶數據是一項艱苦但有價值的工作。”
e化渠道的小老板
IT產品渠道,這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領域,唐軍則是一個久經沙場的渠道老手。創業之前,為人打工的他曾經實現過每年100%的銷售額增長,但在自己創業時,他卻遠遠地逃開了傳統渠道。2年的時間里,他為創立一個液晶顯示器品牌耗費了大量心血,也因此被人稱為“淘寶零售大鱷”。唐軍這個渠道老手為什么使一個完全通過互聯網產生的傳統產品品牌遠遠地避開了傳統渠道?互聯網究竟給他帶來了哪些好處?
當淘寶的零售商時間久了,網商們也正在觸及到自己發展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