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50億窮人,他們總共擁有14萬億的購買力,這比日本、德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購買力的總和還要高。
“為窮人提供產品和服務,可以拯救世界,創造財富。”
這是美國密執根大學執教戰略學的C.K.帕赫拉德先生在他的新著《金字塔底層的財富》(沃頓商學院出版公司2004)一書中提出的最新觀點。他認為,這一巨大的商機目前尚未引起全球商界足夠的注意力,仍被主流群體所忽視。
怎樣去賺窮人的錢?
“金字塔底層”是最大的市場之一。
50億窮人、具有14萬億的購買力,比德國、英國、意大利、法國和日本購買力的總和還高。從人口統計學上看,這個市場雖然年輕但正在以年6%或更高的速度成長。從純商業觀點看,哪里有發展機會你就要在哪里作為。大多數窮人那里很少擁有有質量的生活條件:清潔的水、清潔的能源、人性化產品、電燈等,他們需要所有的東西。
有人認為,如果是這樣貧窮,怎么能成為一個可行的市場呢?
美國和歐洲的商界得追溯尋找自己的根。Singer公司曾采用一個計劃來革新縫紉機銷售,讓消費者每月付5美元代替一次性付款100美元,這樣就有了消費的可能。今天世界最大公司沃爾瑪也曾是為服務窮人而建立的。
是什么妨礙了我們的視線?
現在,發展中國家的“金字塔底層”仍為大多數公司所漠視,這是因為他們有四個假設:第一,窮人買不起他們的產品,就是他們真正所說的是“他們的成本結構與那些窮人的大相徑庭。”他們應該嘗試代之以革新和以顧客為目標定制的解決方案。如果窮人沒有一筆錢一次付款購買20盎司的洗頭水,那就要像聯合利華在印度那樣做:銷售那種單一服務功能的洗頭水,這樣成本結構就能與那些窮人買得起的購買力相匹配。
第二個假設是窮人不接受新技術,可證明恰恰相反。在印度的村莊里可以看到婦女一邊打手機一邊做著小生意。這些人接受新技術要比我們快得多。
第三個假設是窮人對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沒有任何使用。但這是因為很多產品和服務過于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抓住實用性。商家更應當去關注產品和服務的實用性,在這方面做文章而不是只注重特殊的形式。例如我們所說的衛生產品,像洗衣粉等,拓展清潔衛生產品市場有助于解決窮人衛生產品缺少的社會問題。
第四個假設是在這些市場工作并不能激發經理人,也是被證明完全錯誤的。最高管理層如果認真聆聽這方面的素材,他們其中有一些人對此會感興趣,他們試圖在一生之中有所成就,因而公司就有了開展這項工作的可能。
“移開鏡頭,通過旋轉鏡頭你可以捕捉到一切有機會的地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