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
許多企業似乎在面對外部突發事件時表現穩健并且善于開展日常業務,但它們的管理者和員工卻缺乏一致的目標。根據經驗我們得知,健康的企業也許在形式上和組織上顯得分散、不集中,但它們一般都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當它們在為與企業相關的每個人特別是員工描繪讓人信服的未來藍圖時,常常能夠實現這種一致性。具體途徑包括:清楚闡述建立在個人、職能和業務部門基礎上的共同身份;將股東利益反映在企業價值中;通過業績合同等正規機制來強化共同目標感。
更新能力
健康的企業投資于未來,它們會進軍精心選定的市場,在這些市場中,它們已有的資產和能力能夠發揮真正的優勢。它們往往得益于一套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成功方案,這套方案有助于促進整個價值鏈的整合以及協同效應的有效發揮。例如,耐克遵循最開始形成的針對籃球領域的模式,進軍高爾夫球、冰球和足球領域的鞋類、運動裝和設備經營。
更新也要求企業同時在文化上和戰略上關注“軟”問題,比如提出創新理念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市場和行業迅猛發展,而大多數企業并非如此。Smith Corona 曾經是無可匹敵、顯赫一時的打字機生產商,電子時代的來臨使其風光不再。
互補性
互補性的概念在約翰·羅伯茨 (John Roberts) 的《現代企業》(The Modern Firm)2一書中有詳細的探討。它經常體現在組織實踐中,如雇用政策、培訓計劃以及一貫且相互促進的行為激勵機制。豐田汽車公司長期以來作為這樣一家獨特的企業而引人矚目:它對品質、供應商管理和能力構建以及管理體系的高追求強化了其穩步改善的動力。
有效溝通與合作對于確保資產、流程、關系和管理行為的協調一致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在健康企業中,組織各個層面以及自上而下的信息流會溢出正式的組織結構與社會網絡相連接。
健康的行動
我們所列出的五項特性是企業業績體系(而非狹隘的業績產出)所急需具備的特征。因此管理者不能指望所采取的某項行動或一系列行動會自動“創造出”適應力或更新能力,這就像退燒藥的療效取決于病人身體其他部位的狀況一樣。
因此,高管們切不可認為這些特性是可以單獨改變的。它們之間經常存在此消彼長的張力關系,改進某一項特性可能會弱化或危及另一項特性。例如,如果更新涉及到調適或根本性的轉變,那么企業的常規執行能力就有可能顯得過時和缺乏效率。此外,促進組織的所有組成部分形成互補關系通常會創造價值,但改變一個單獨要素而不重視其對其他要素的影響,卻有可能最終危及到整個組織的業績。
處理健康企業這五項不同特征之間的張力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要求管理者愿意超越日常慣例和傳統的思維模式,全面認識業績體系的復雜性。我們提出的以下這組建議強調了關鍵的企業和個人流程:將企業資源劃分為業績相關資源與健康相關資源;確保戰略舉措和其他舉措的平衡組合;將這種方法整合到規劃和預算中;確定評估健康狀況的指標;以及使企業健康植根于正式的業績管理機制。單獨采納甚至是組合采納這些建議都無法創造出企業的健康,更不可能培育出健康的特性。但這些建議的確有助于組織經常性地、本能地關注企業健康的必需條件,避免落入上文所指出的陷阱。
監控資源的配置方式
促使組織中的每個人深入思考組織健康的最快捷方式是將資源分為兩類,即提升企業業績的資源與促進企業健康的資源。一個現成的計算方法是勞動力成本。例如,高管們應時常了解有多少員工在執行當前的運營計劃,又有多少員工致力于前面所闡述的潛在健康問題。如此一來,他們便可在熟知情況的基礎上,就企業當前是否以平衡的方式運用資源開展對話。
圖1顯示了一家金融機構如何通過將一季度內流出企業的所有資金劃分為兩種類型以達到進一步細分其資源的目的:當前運營的支付款項(產生該季度收入的所需費用)和其他支付款項。第一類可視為純粹與業績相關;第二類則代表長期投資,不包括非現金的資本重置。定期進行這些計算有助于高管們了解情況,例如,IT 開支中有多少用于創新和研發(健康),又有多少用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業績)。這樣一來他們也可以將企業在與健康相關的活動方面的投資(如品牌創建、游說與商業社區拓展)與其他活動的成本進行比較,如為了提高盈利能力(業績)而將運營部門外包出去的成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